东莞市大力推进全域文明建设,旨在全市彻底地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新风尚和社会文明程度新面貌。为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东莞发布了《东莞市“全域文明迎全运”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将通过系统化、分阶段、分步骤,有条不紊地实施,全力推动城市文明向更高水平发展。
第一,文明创建提质增效。广泛宣传党的创新发展理论,高标准培育东莞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宣传推广《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开展“风尚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擦亮“制造美学之城”等品牌,树立东莞市先进典型村镇和基层单位,纵深推进“两个文明共享计划”,提升市民家园文明意识。推进“莞香家园”建设,挖掘、引进、培育以企业、社会组织和热心市民为主的“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运营,推广建设“骑手友好社区”。广泛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平台,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和激励机制。
第二,市容市貌整治提升。推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大植树增绿、美丽田园建设,实施蓝天保卫战、环境治理战,治理噪声源污染,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招募组建全运会志愿服务队伍,提供赛事信息咨询、手机充电、物品寄存等基础服务。开展多行业文明礼仪培训,推出“文明火炬云接力”线上活动,倡导文明观赛、文明旅游、文明用餐。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全面完成各园区、各镇(街道)和村(社区)品质提升任务,构建三级公园体系,实施“增灯补亮”工程。同时,推进环卫保洁规范化建设,全流程提升垃圾收集处理水平,全域整治“六乱”问题,使人居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
第三,交通秩序综合优化。加强交通管理,创造美好生活,推进交通静态与动态管理,实施交通廊道一体化、系统化彻底整治,增加停车设施供给,优化停车服务和管理,建设全市停车便捷化,形成“一张网”。加强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和网上云服务,严查交通违法、违停行为。在全市重点路口路段设置交通卡点,加强对重点车辆及违法行为的查处整治,以防后患。在全市重要路口每日派出警力开展早晚高峰岗执勤,纠正违停行为,查处扰乱交通秩序的违法行为。
第四,卫生健康协同双优。通过全域文明行动,提升居民卫生健康素养水平,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组建全市心理健康服务专业技术指导中心和专业技术人才体系,推动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门诊。常态化开展全市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医疗健康体系发展,构建全方位健康保障体系。特别是建立全市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医院”密切协同机制,促进全市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
第五,育人育才立德铸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红色思政品牌,开设“场馆里的思政课”和“行走的思政课”,深化“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使之发扬光大。同时,强化协同育人、立德树人导向,发挥学校阵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强化家庭和社会育人协调功能,进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鼓励支持“素人写作”发展,加强体育文化有效建设,推进虎门炮台旧址公园等项目建设,擦亮“中国潮玩之都”等名片,促使育人育才立德铸魂。
总之,通过以上举措,共享平安法治文明建设。从提升依法治市水平到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再到培育向上向善网络生态,构建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法治文明综合保障体系,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建设工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擦亮“平安东莞,一起来”等宣传品牌,打造文明东莞、文明广东。只有这样,才能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市社会文明规范化建设。
(作者分别系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东莞城市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