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进校园,传文脉!“文化传承在东城”系列活动走进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
东莞+ 2025-10-14 18:32:46

10月13日下午,2025“文化传承在东城”系列活动第三场在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举行。本次活动以“多彩非遗进校园·文化根脉共传承”为主题,为学生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特色课堂。

活动由东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东城“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宣教文体旅办、文化服务中心主办,市文化馆东城分馆、东城街道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务队承办,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协办,通过舞台表演、手工体验、非遗展览等形式,让学生在观察、聆听及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当天,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醒狮队率先登场,带来表演《醒狮送福》。灵动的跳跃,将醒狮的威风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现场观众感受到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生动诠释特殊教育与非遗传承的深度融合之美。随后,莞城龙形拳的刚劲有力、川剧变脸的出其不意、大鼓表演的气势磅礴、魔术表演的虚实交织轮番上演,一场兼具视觉与听觉享受的文化盛宴,让学生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表演结束后,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前往操场的手工体验区,亲手解锁扎染与植物画的独特魅力。扎染手工项目以天然板蓝根为原料,完整还原千年古法染色技艺。学生们一步步学习扎结、浸染、氧化固色,用捆扎、夹染等手法,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纹样。植物画手工项目则以自然草木为“颜料”,无需绘画基础,学生们只需从花叶、干花以及枝条中挑选心仪素材,通过裁切、拼贴、装裱,即可搭建出富有层次的画面。从素材甄选、构图排版到固定装裱,全程亲手操作,将自然形态转化为独特画作。在指尖与传统工艺的触碰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传统工艺的温度,更沉浸式地体验到传统美学与自然造物的魅力。

同时,活动现场设有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两大特色项目——莞草编织与书法。指尖翻飞间,莞草化作精巧摆件,承载本土非遗韵味;笔墨挥洒中,汉字尽显文化魅力。两项体验不仅让参与者感受手工乐趣,更直观展现了学校特色康复教育成果,传递出专注与创造的力量。

此外,活动还布置了东城14项市级非遗项目展览区域。一幅幅色彩鲜明、内容详实的展板,系统呈现民俗、传统音乐、传统医药、传统技艺等类别的东城非遗项目,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文字和图片,对东城非遗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来自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的麦老师表示,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向学生们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是一次爱心与文化的温暖碰撞。将传统技艺融入特殊教育,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在校文化生活,更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随着本次活动落幕,2025“文化传承在东城”系列活动圆满收官。截至目前,“文化传承在东城”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七届。多年来,东城文化服务中心始终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多元实践,通过组织非遗代表性项目进社区、进商圈、进企业、进校园等方式,让市民能够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

未来,“文化传承在东城”项目将继续以多元的形式走进更多场景,让非遗以更鲜活的姿态贴近大众,让更多人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创新者,齐心协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字:赵水平 图片:主办方提供 视频:主办方提供 编辑:陈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