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越难找的店越好吃?莞城这15家美食店,都藏在巷子里!
东莞+ 2025-10-14 15:36:51

在莞城,好吃的馆子似乎总爱“躲”在老街深巷里。它们没有显眼招牌,却靠一代代食客的口口相传,成了本地人心中的“美食地标”。今天,我们就带你深挖15家宝藏小店,从早餐到晚餐,从主食到甜品,每一家都藏着独属于莞城的烟火记忆。

1.旨亭街排骨饭:35年的街坊口味蒸饭

这家店藏在振华路与旨亭街交界的巷子里,自1990年开业以来,仅凭一碗排骨饭就火了30多年。街坊们都说它“味正、量足、价实”——蒸得软嫩的排骨裹着鲜咸酱汁,拌进米饭里,一口入魂,不少人从小吃到大,吃的全是童年情怀。

除了招牌排骨饭,店里的云吞面、卤蛋肉饼饭、鱼腩饭、清润炖汤,也是街坊们常点的美味。

2.缘味食品:20多年手作的东莞传统甜香

芹菜塘老街里藏着一家“糕点宝库”,它就是缘味食品。老板娘华姐是这家店的第二代手艺人,做传统糕点已有20多年。店里的水晶糕Q弹透亮、糯米糍软糯裹满椰蓉,还有各种小零食和饮品,每一口都带着老东莞的甜味。

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店里还会推出应节糕点:艾角、粽子、莲花糕、鱼笼等,不仅好吃,还藏着浓浓的节日仪式感,小朋友和老街坊都爱来这里选购。

3.蚊香厂豆腐花:41年的手工嫩滑

连王祖蓝都特地来打卡的豆腐花店,名字里藏着一段老故事。它1984年开在原蚊香厂旁,后来工厂搬离了,但这家店却留了下来,成了本地人的“味觉地标”。

店家坚持纯手工制作豆腐花,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用新鲜豆子磨浆制成的豆腐花,入口香滑,豆味浓得能让人回味许久。除了原味豆腐花,红豆豆腐花也很受欢迎,红豆被煮得绵软香甜,和嫩滑的豆腐花搭配在一起,口感特别和谐。

4.欧雅咖啡:27年的东莞咖啡“鼻祖”

博厦社区里藏着东莞最早的咖啡店之一——欧雅咖啡,它已经开了26年。这里不仅是喝咖啡的地方,更是街坊们交流咖啡文化的小天地,满墙的荣誉证书,默默记录着它走过的时光。

店里最招牌的是土耳其咖啡,选用上等咖啡豆精心烘焙,冲泡后香气满溢,口感醇厚。老板还会定期开设咖啡冲泡课,给大家讲解咖啡豆知识、分享咖啡小故事。你可以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喝着咖啡看着街景,让时光慢慢流淌。

5.志亮牛杂:40年的暖心老味道

新芬路巷子里的志亮牛杂,自1985年开业至今,已经成了莞城人从小吃到大的“心头好”。店家选用新鲜的牛肚、牛肠、牛肺,用秘制调料慢炖,煮得鲜嫩多汁,一口下去满是浓郁香气,不管是寒冬暖身,还是炎夏解馋,都很合适。

除了牛杂,店里的炸串外酥里嫩,糖水清甜解腻,还新增了刨冰、包饭、轻食,让老味道也能尝出新花样。不少老顾客说:“以前妈妈带我来吃,现在我带儿子来吃。”可见,这家店早已成了他们情感的寄托。

6.中山餐馆(凌舍好烧鹅):色泽金黄的非遗烧鹅

中山路的小巷里藏着一家中山餐馆(又名凌舍好烧鹅),它凭一道脆皮烧鹅火了39年,2022年“莞城脆皮烧鹅制作技艺”还被列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店家选用优质肥鹅,经过腌制、晾干、风干、烧烤等多道古法工序,烤出的烧鹅色泽金黄,皮脆不腻,肉嫩多汁,连骨头都带着香味。搭配一碗软滑的濑粉,一口烧鹅一口粉,就是老莞城最经典的吃法。

7.李璋饮食店:30年的“厕所粥”传奇

光明路上的李璋饮食店,是当地有名的“网红粥店”。因为店门口的巷口有一间公厕,街坊们习惯说“找公厕旁的粥店”,久而久之,“厕所粥”的名气就比店名还大了。这家店已经开了30年,每天只在7:00-10:00、16:00-22:00营业,想吃的话得掐准时间。

店里的粥底熬得绵密浓稠,米香十足;用新鲜肉做的肉丸Q弹多汁,还可以根据喜好加粉肠、皮蛋、猪肝。搭配一根酥脆的油条,清晨喝一碗,能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黄昏喝一碗,则能慰藉工作后的疲惫,店里满满的都是烟火气。

8.一本日式料理:新芬路里的温暖日料

新芬路一巷里藏着一家一本日式料理店,店面不大却很有韵味:温暖的灯光、木质的桌椅、精致的日式装饰,一进门就能让人感受到亲切感。

店里的寿喜锅是必点菜品,肥牛、豆腐、金针菇等食材用料十足,汤底鲜甜,在微凉的天气里吃一锅,幸福感会瞬间拉满;裹着生蛋液的肥牛,入口鲜滑得让人难忘。此外,老板独创的薄脆寿司、比手掌还大的芝士生蚝、香气扑鼻的鳗鱼炒饭,每道菜都藏着用心,日料爱好者千万别错过。

9.鑫馨文胸粉:35年的巷弄粉香

旗峰新村巷子里的鑫馨文胸粉店,是一家开了35年的老字号粉店。它的招牌“文胸粉”名字很特别,味道却更让人记牢。店家选用优质米粉,煮得软滑爽口,叉烧、猪肝、肉丸等配料和米粉搭配在一起,堪称绝配。

店里的煲仔饭也值得一试,米饭颗粒分明,锅巴香脆,加上各种配料后特别下饭。虽然店里的环境不算豪华,但胜在干净整洁,来这里吃的就是那份朴实的老味道。

10.香玉肠粉:33年的新鲜早餐动力​

在博厦社区的巷子转角处,藏着一家街坊们口口相传的早餐店——香玉肠粉。这家开了33年的小店,是附近居民开启新一天的满满动力。店家总说:“我们也没有什么秘诀,时间就是我们的秘诀。”每天凌晨4点,他们就会到细村市场采买新鲜食材,再精心调味、制作,所有食材卖完即止,确保每一份都带着当日的新鲜。​

清晨到店,点上一份肉蛋肠再合适不过。糯滑的肠粉裹着鲜嫩肉馅,浇上加了烧鹅汁的秘制酱油,刚端上桌还冒着热气,迫不及待吃上一口,满是幸福感。除了肠粉,蒸面、咸面、云吞面也很受欢迎,茅根粥和柴鱼花生粥更是性价比之选,1元至2元就能喝到一大碗,很难让人不心动。​

11.春兰水煮鱼:3年爆红的融合美味​

在创业社区的深巷里,就有一家宝藏小店——春兰水煮鱼。虽然开店才短短3年,但店里的招牌水煮鱼,早已经过无数街坊的亲自认证。鱼片滑嫩无刺,配菜丰富多样,还有鲜嫩的牛肉、Q弹的鹌鹑蛋、鲜美的虾和鱿鱼,满满一大盆端上桌,价钱还很实惠,深得大家喜爱。​

店里没有豪华装修,主打的就是货真价实、经济实惠。每到饭点,店内总是座无虚席,还有不少街坊专门来打包。老板娘说,春兰水煮鱼是自家独创的口味,融合了水煮鱼、麻辣烫、烤鱼等多种做法,味道更贴合广东人的饮食习惯,不重辣却够鲜够香。​

凭借用料足、味道好,小店收获了不少回头客,还有人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让春兰水煮鱼越来越“红”,不少周边城市的市民也慕名前来“尝鲜”。​

值得一提的是,店内食材每天限量采购,菜品制作过程也比较耗时,建议食客提前预约。​

12.群姨猪肠粉:42年的早餐金字招牌​

说起莞城早餐,不得不提的就是群姨猪肠粉。作为名副其实的“巷子美食”,这家店每天一开门就挤满了食客。拥有42年历史的群姨猪肠粉,始终坚持手工制作的传统,做出来的猪肠粉皮薄透亮,裹上香甜的秘制酱油,吃起来又香又滑,一口就回到童年。​

在群姨家,“一碗猪肠粉+一碗茅根粥+一块糕点”是街坊们最经典的搭配。眉豆糕、番薯糕、马蹄糕、钵仔糕……这些传统糕点都是店里的拿手“好菜”,口感扎实、味道纯正,吃上一口就知道,这就是记忆里的老莞城味道。​

工作人员说,群姨主打的就是“贵精不贵多”,这么多年来,猪肠粉一直是店里的“金字招牌”,未来也会继续坚守这份传统,把老味道传下去。

13.永昌隆早餐店:45年的现磨肠粉香

永昌隆早餐店自1980年开业以来,已经陪莞城人走过了45年。每天凌晨5点,老板张绮琳就会在店里忙碌,开始现磨米浆做肠粉。新鲜的米浆让做出来的肠粉皮薄Q弹,再浇上店家秘制的酱油——咸鲜中带点甜,刚好能衬出肠粉的嫩滑。

这家店曾尝试做簸箕肠粉,用竹编簸箕蒸出的肠粉会带着竹子的清香,销量虽然不错,但张绮琳发现高温会让簸箕出现毛刺,影响口感,于是果断停售了这款产品。她常说:“最重要的还是质量。”这份坚持,让老顾客们每天都愿意来排队。

14.四眼仔鱼丸:41年的手工鱼丸

芹菜塘转角处有一家四眼仔鱼丸店,它做鱼丸已经41年了,是街坊们私藏的“宝藏食堂”。店家每天会进100斤鲮鱼,从凌晨5点就开始杀鱼、去皮、起骨、剁肉,再手工捏成鱼丸蒸熟,每一颗鱼丸都饱满紧实,能吃得到鱼肉的鲜味。

店里的咖喱鱼丸是人气王,裹着浓郁的咖喱酱汁,路过的人总忍不住买几串;鱼胶也很受欢迎,东莞人喜欢用它煲汤、做煎鱼饼,百搭又鲜美。最贴心的是,这里的鱼丸既可以按颗买尝鲜,也可以按斤买回家煮,灵活又方便。

15.沙爹皇鱼蛋:巷子里的50味沙爹香

中山路巷子里的沙爹皇鱼蛋店,一走近就能闻到浓郁的沙爹香。店里的镇店之宝是沙爹鱼蛋,它的灵魂全在那锅秘制酱汁里——店家会用50多种香料加新鲜椰浆熬煮酱汁,让酱汁在浓郁中带着点甜润,裹着弹牙的鱼蛋,一口就很上头。

除了沙爹鱼蛋,炸猪排伊面也很绝,猪排外酥里嫩,蘸着沙爹酱吃,能带来双重满足。店里还有足料的沙爹牛杂、清热的五花茶、清甜的茅根甘蔗水。虽然藏在巷子里,但它凭味道圈了不少粉,全靠街坊们口耳相传。

文字:记者 叶可欣 图片:莞城供图 编辑: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