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老有所学乐开花,银发力量赋能 “百千万”
东莞+ 2025-10-11 15:38:10

近日,东莞市老干部大学(市老年大学)石龙分校(以下简称“石龙分校”)迎来318名“银龄”学员。他们中多为“60后”“70后”,最大年龄达77岁,不仅有石龙本地居民,更有从茶山、莞城,乃至博罗园洲、石湾等周边区域赶来的老人,只为重返校园“续写青春”。这幅热闹的“银龄求学”图景,正是老年群体共享“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果的生动注脚。

多元课程点亮老年求学路

多样课程“终于盼到开学了!这里的老师专业、同学投缘,比在家待着充实百倍。”钢笔画课程学员林洁仪的话道出了众多学员的心声。自2021年石龙分校春季学期开学以来,多年来她一学期不落,成为大家口中的“全勤学员”。其间,她选修了模特、合唱、国画、书法、摄影班等课程,长期学习书法和国画,她坦言“感觉整个人都静下来了”。同时,国画课的外出采风、写生活动,更让她儿时“背着画夹寻美景”的梦想在银发岁月里照进现实,让她学得积极、学得快乐。

这样的乐学场景,在石龙分校年年可见:模特班学员身姿挺拔练台步,合唱班歌声悠扬绕梁,太极拳与八段锦融合班热火朝天,古琴班学员指尖起落……2025年的新学期,石龙分校对学员需求进行摸底梳理,开设国画初级、声乐基础、合唱团、毛笔书法初级、模特、古琴、古筝、摄影、钢笔水彩画、古典舞等14个特色课程,旨在精准对接不同学员的兴趣偏好,助其在学习中寻觅乐趣、收获成长。值得一提的是,石龙分校是全市老干部大学(市老年大学)分校中唯一开设古筝课程的学校,充分满足“老伙计”们的学习愿望。

优质师资是课程质量的核心保障。为此,石龙分校主动链接多方资源,为学员组建了一支专业过硬的优质师资团队,太极拳和八段锦融合班课程的任教老师区慧就是团队一员。区慧不仅是东莞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陈氏太极拳·张志俊功夫的第十四代传承人,此前更长期在东莞市老干部大学(市老年大学)任教。当得知石龙分校成立,且当地学员对太极拳课程需求迫切时,她主动将优质公益教学资源下沉至镇街分校。“石龙的文化氛围太浓了!学员们热爱生活、追求进步的状态让我深受触动。”区慧说道。学员们对课程的肯定,激励着她更有信心和热情投入到老年公益教育中。

“我是奔着太极能强身健体才来的,学好了我还想试试别的课程!”刚结束第二堂太极拳课的学员林毅华难掩兴奋,感觉回到了“校园时期”,心态上都感觉更加年轻。

银发力量践行“有为”初心

石龙分校不仅为学员搭建学习平台,更鼓励大家将课堂收获转化为志愿服务力量——2025年暑期,林洁仪与多位学员一同加入到“银龄护幼苗”儿童乐学苑讲师团,手把手教孩子们画水墨画。“第一次教小朋友画水墨画时还挺忐忑,上完课看着孩子们的作品,成就感油然而生。”从“学员”到“老师”的身份转变,让她惊喜不已,“刚退休那会儿总觉得生活空落落的,现在在老年大学,不仅学到了本事,生活也跟着‘宽’了起来。”

“银发力量”还在更多舞台绽放光彩:2024年12月,石龙分校学员们与石龙镇青少年宫学子同台献艺,老少携手演绎文化传承;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东莞主会场系列活动之非遗墟市上,石龙分校非遗剪纸班学员携作品亮相,指尖技艺引来市民驻足称赞……此外,石龙镇老干部“薪火先锋”志愿服务队、东莞市“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等也可见学员们的身影,汇集成“志愿红”与“银发白”交相辉映的暖心画面。

作为全市首个镇级分校,石龙分校已从最初的5个班、80余名学员,扩容至如今14个班、300多位“银龄学员”。生源在扩容,师资在升级,课程在迭代,而始终不变的,是让每一位学员都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初心。在这里,退休从不是人生“句点”,而是重启梦想的“冒号”。

文字:叶可欣 通讯员:石龙宣 图片:石龙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