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文化消费一线调研近日聚焦东莞,揭秘这座“中国潮玩之都”如何以国潮创意引领消费新风尚,让承载东方文化的潮玩产品风靡全球。报道指出,近年来“国潮风”席卷消费领域,从潮玩爆款频出到传统元素复兴,一条以文化为内核的新消费赛道正加速成型——当中国传统文化邂逅现代潮流设计,东莞给出了“碰撞即爆款”的产业答案。
产业数据印证着这股增长势能:上半年潮玩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激增41.08%,而作为全国最大潮玩生产基地的东莞,多家企业迎来“爆单”潮。一家企业自主设计的包挂潮玩公仔,“六一”前上线3天便售罄2万只;另一家企业将《本草纲目》与流行文化融合,把中药材转化为潮玩新品;更有企业以非遗技艺结合金属材质,开创3D金属拼图赛道,让潮玩成为“可触摸的东方文明”。其中,以宁波婚嫁习俗为灵感的“十里红妆”系列累计销量突破200万套,创造4亿元市场价值,其各类国潮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用户超1.5亿。



如今的东莞,已成为全球潮玩版图的核心枢纽。这里聚集着超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及近1500家配套企业,形成从设计到生产的完整产业集群,承载着中国近85%的潮玩生产份额,全球每4件动漫衍生品中就有1件产自东莞。2024年,东莞规上限上潮玩企业实现营收近238亿元,同比增长近19%;2025年上半年,玩具出口额达99.7亿元,6月潮玩出口同比增速更是飙升至78%,远超传统优势品类。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东莞潮玩产业的“三重跨越”:从代工贴牌到原创设计,从单纯产品到文化IP,从加工制造到价值输出。过去以精密模具代工为生的企业,如今通过将先进工艺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潮IP,利润空间大幅提升。“深挖文化价值能创造30%甚至60%的利润。”东莞市潮玩协会副会长刘学深的话,道出了产业转型的核心密码。这种转型得到政策强力支撑,东莞不仅将潮玩纳入现代产业体系,更设立1.2亿元专项资金,从原创补贴到跨境扶持提供全链条支持。
从《哪吒2》周边10天完成模具开发的行业纪录,到AI打样中心将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从北美Z世代追捧的盲盒,到中东热销的斋月主题手办,东莞潮玩正以“制造美学+文化内核”的双重优势,构建起“文化出海”的产业范式,印证着“世界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东莞”的行业共识正在升级为“中国文化借潮玩走世界”的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