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文采|东莞市长安东安初级中学 赵紫晗《重走东纵路,点亮青春心》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08 19:45:18

站在东江纵队纪念馆门前,阳光洒在斑驳的石墙上,仿佛每一道纹理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这是我参加“重走东纵路”红色研学活动的第一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触摸历史的脉搏。

走进展厅,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器、一封封字迹模糊的家书、一幅幅记录战斗场景的黑白照片,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一把东纵战士使用过的步枪前,我久久驻足。枪身虽已锈蚀,但那份保家卫国的坚定仿佛仍凝聚其中。讲解员阿姨动情地讲述着战士们如何在缺衣少食、装备简陋的条件下,凭借顽强的意志与敌人周旋。我仿佛看到,在密林深处,一群衣衫褴褛却目光如炬的战士,正为了心中的信仰而浴血奋战。

最让我震撼的,是聆听一位东纵老战士后代讲述的故事。他的曾祖父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转移,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年仅二十五岁。讲述者声音哽咽,我们则红了眼眶。那一刻,“牺牲”二字不再是历史书上的冰冷词汇,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铸就的丰碑。我深刻体会到,东纵精神的核心,正是这种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与视死如归的忠诚担当。

研学途中,我们还在大岭山抗日根据地遗址齐声高唱《东江纵队之歌》。歌声在山谷间回荡,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热流。从历史的聆听者,到精神的传承者,角色的转变就在这铿锵的旋律中悄然完成。我意识到,东江纵队的战士们,他们当年追求的,正是我们今天拥有的和平与繁荣。

作为新时代的东莞青少年,我们行走在车水马龙的现代化都市,这片土地早已告别了昔日的硝烟。但东纵精神从未过时。它启示我们,当下的使命并非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而是要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将那份勇于担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转化为今日砥砺前行的动力。无论是攻克学习难题,还是未来建设家乡、报效祖国,都需要我们从东纵精神中汲取力量。

重走东纵路,是一次身体的行走,更是一次精神的溯源。东纵的足迹或许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但东纵的精神密码,已如一颗炽热的火种,深深植入我们年轻的心田。它将激励我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传承红色基因,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壮丽篇章。

作者:东莞市长安东安初级中学 初二 13班 赵紫晗;指导老师:蒋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