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塘厦第二初级中学 黎梓莹《忆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08 17:30:32

广东东莞,是中国近代史开篇印记的城市,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留下了丰富资源和精神财富。

此刻,我将来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这里主要是抗战时期华南战场的主要战力之一,记载多年历史。

在这里,我们可知日军侵占东江下游各县及广州后,各地区组织人民抗日武装。为了阻止日军的侵略,大家全力以赴,红色因素不断传承着。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东江纵队战士方炯贤英勇作战、壮烈牺牲的事迹,当时,敌人凭借有利地形,用机枪火力将游击队压制在一片开阔的稻田后,形势十分危急。为扭转战局,方炯贤带领两名队员,向敌人的机枪阵地发起迂回冲锋,意图夺取机枪。在冲锋过程中,他腹部中弹,肠子都露了出来,却浑然不觉,直至队员提醒他才发现自己身负重伤。方炯贤最终因失血过多,在战地医院牺牲。临终前,他这样安慰战友:“不必难过,我死不了的,就算死了,也是光荣的!”看到这句的时候,我非常震撼,佩服战士的们当时为国战斗的英勇表现。

片刻,我来到了东莞人民公园,这里始建于1912年,园内有东莞第一个公共图书馆,第一个博物图书馆。

在这里,有很多的红色遗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东莞县青年抗敌同志会遗址、东莞抗日亭碑。有着多年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东江纵队为抗战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留下来的“保物”。

随后,我来参观的是一所老学校——东莞中学。它是一所记载多年红色历史的学校。在参观中,不仅能看到高学位的学子,还能对历史的承载加深记忆。各大优秀学生也会听取教师的教导,踏入社会显得更加有文化复兴的影子。

中山纪念亭是唯一由孙中山先生亲自持锄奠基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建筑物,建于1921年,也有着多年的历史、文化复兴。孙中山先生是我们的榜样,当代的精神桥梁,是东江纵队抗日主要领导人之一。这所建筑物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的完美结合,有着红色记忆,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纪念的会堂式建筑,是广州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

参观完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让我对中国红色记忆更加深刻,明白当中的抗日过程,我们须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吾辈当自强。

作者:东莞市塘厦第二初级中学 初二 1班 黎梓莹;指导老师:李礼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