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这座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的专题纪念馆,以丰富的史料与实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当阳光透过窗户,轻轻洒在一件件展品上,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响,读懂了“东江铁军”的赤诚与担当。
步入展馆第一层,“抗战序幕”的主题映入眼帘。那些泛黄的报纸、残破的地图,紧紧抓住了我的目光。它们默默讲述着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东江流域陷入危难的历史。在远离党中央、孤悬敌后的极端困境中,东江纵队始终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开辟粤北山区,英勇抗击日寇,成为华南抗战的中流砥柱。
继续前行,无数实物静静陈列——磨损严重的军衔、锈迹斑斑的水壶……它们陪伴战士们翻越一个个陡峭山头,见证着革命先烈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东纵精神。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赞歌。
再往前,一组组雕塑栩栩如生。英雄们的眼神坚定而专注,透露出不屈的意志。凝视这些形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正是他们,不畏强敌、不惧牺牲,以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为己任,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纪念馆一角运用幻影成像技术,生动再现东江纵队英勇作战的场景。画面中,战士们穿梭于枪林弹雨,以智慧与勇气抗击敌人。那段岁月里,多少村镇被毁,多少家庭破碎……而党的好同志、最可爱的人,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最终将敌人拒于国门之外。
馆内还详细记载了多个重大历史事件,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投降部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投降书正式签署。这一笔,为抗战画上句点,也为无数英魂安放了告慰。
走出展厅,实物展区停放着曾经驰骋战场的飞机、雷达车与高射炮。它们沉默矗立,却如星辰般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仿佛仍在诉说当年的峥嵘。
参观结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东江纵队纪念馆以震撼的方式,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讴歌了英雄的丰功伟绩,也传承着不屈的民族精神。我深深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少年强则国强”不是口号,而是历史的警示。我们不能忘记前辈的付出,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应铭记历史、奋发学习,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唯有牢记过去,才能珍惜当下;唯有缅怀先烈,才能开创更光明的未来。
作者:东莞市长安镇实验小学五年级1班 黄小云;指导老师:邓富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