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爽,月满莞邑。这个中秋,东莞镇街精心烹制一系列“文化佳肴”,从非遗民俗的鲜活焕新,到公共文化的精准触达,不仅让传统节日“有热度”,更让城市关怀“有温度”,让市民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定格属于这座城市的中秋记忆。
月华灯影,古今交融
清风拂水乡,明月照河涌。又是一年中秋时,道滘的永庆村与兴隆街再度点亮中秋浪漫。月光倾泻、画舫凌波、花灯璀璨,粤曲声与喝彩声交织,醒狮与汉服巡游相映,这场“古今交融”的中秋盛宴不仅让两岸游人沉醉,更吸引百万级网红、粤曲名家沉浸式体验打卡,为中秋之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夜幕初垂,虹桥两侧的灯带如银河倾泻,与水面倒影交织成璀璨通道。经典中秋老歌在观众掌声中悠扬回荡,声光交织间勾勒出独具水乡韵味的中秋画卷。三丫桥上,精巧的宫灯、鱼灯与莲花灯连绵成温暖光海,与空中明月遥相呼应,将“千里共婵娟”的意境烘托得淋漓尽致。
波光粼粼的水道上,古风画舫轻摇,少女倩影与水波相映成趣。灵动的水上表演与桥头戏曲隔空对话,构成“船在画中行,曲在云间绕”的诗意场景。岸边的醒狮队伍威风开道,汉服少女手提鱼灯缓步而行,传统锣鼓与现代光影交相辉映,宛如一条流动的星河穿越古今。
永庆村委会前广场上,暖黄灯光映照各色美食摊位,鼎沸人声与诱人香气蒸腾起最浓郁的水乡烟火气。“古韵今趣”互动区内,猜灯谜、投壶游戏引得男女老少竞相参与——孩童踮脚专注投掷,老者拈箭含笑指导,穿越千年的传统游戏此刻正上演着生动的市井图景。
这场文化盛宴也迎来了特别嘉宾。百万级网红“斤叔”与粤曲名家白燕飞漫步于永庆村至兴隆街之间,沉浸式体验岭南水乡的中秋韵味。“此前就被道滘的粤剧文化吸引,这次中秋活动更让我看到传统民俗的鲜活生命力。”“斤叔”感慨道。白燕飞则在粤韵戏台前驻足良久,称赞道:“在水乡月夜听曲,别有一番风韵。”
据悉,此次中秋活动通过现代光影技术与非遗项目的创新结合,让传统民俗焕发全新活力。从虹桥星火到三丫灯海,从画舫清歌到市集烟火,道滘的中秋夜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更成了传统民俗“活起来”的生动注脚。
月满可园,雅集中秋
中秋月圆夜,风雅在可园。东莞人最熟悉的“在可园过中秋”温情回归,近千名市民游客走进这座百年名园,猜灯谜、放花灯、逛游园、做手工、赏演出、观展览,沉浸于一场诗意与新意交融的中秋雅集,共同感受岭南古典园林的独特韵味。

“天涯行旅月·可园中秋圆”博物馆之夜活动,匠心融合科举文脉、园林景致、中秋民俗与国风表演,营造出“步步有诗意,处处皆风雅”的文化盛宴。
编植门连廊旁,一盏盏灯笼随风轻摇,灯谜纸条摇曳生姿。游客信手摘谜猜题,重温童年时光的温馨乐趣。池边特设的打卡装置前,一轮半圆明月与水中倒影相映成圆,透过画框与取景框,定格下一张张象征团圆的合影,成为当晚最热门的拍照点位。
北门广场上,中秋游园会热闹非凡。游客手持集章卡穿梭于五大互动区,体验投壶、锤丸等传统游戏,以及玉兔套圈、夹乒乓球等老少咸宜的趣味项目。这些趣味活动不仅妙趣横生,更与“蟾宫折桂”等科举寓意紧密结合,让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走近传统文化。市民张女士在投壶区为孩子记录下精彩瞬间:“看到他努力尝试,终于投中三箭,集到印章时那种喜悦,真是边玩边学,还锻炼了能力!”

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中秋晚会将夜游氛围推向高潮。乐器合奏、歌舞表演、魔术与互动游戏轮番上演,让团圆情怀可感可及,让可园的诗意有境可感。
月色渐浓,园中池水愈发明亮。游客亲手点亮并放下上百盏祈福花灯,盏盏灯火漂浮水面,与天上明月遥相辉映,寄托着美好祝愿。不少游客还走进“士子的行旅——中国古代科举与旅行特展”,在行旅笔记与科举答卷中,感受古代士子的求学追梦历程,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这一夜,可园不仅再现了传统中秋的雅趣,更以创新的形式,让市民在园林月色中,触摸历史,感受文脉,共筑属于当代东莞的中秋文化记忆。
音乐献礼,传递关怀
金秋送爽,皓月添情。10月6日,正值中秋佳节,横沥与石碣同步开启“火柴盒”中秋音乐会,两场音乐盛宴不仅为群众带来家门口的高质量文化体验,更将节日的敬意与温暖,精准送达一线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城市建设者,让团圆时刻满溢人文关怀。
在横沥镇的音乐会上,在经典歌曲《不再犹豫》的旋律中拉开帷幕。随后,《月亮代表我的心》《在他乡》《真的爱你》《青花瓷》等耳熟能详的曲目轮番上演,熟悉的旋律瞬间点燃全场热情,观众们沉浸在音乐魅力中,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录视频,记录美好瞬间,现场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高潮不断。演出间隙,主持人还邀请观众上台即兴飙歌互动,无论是经典老歌还是流行热曲皆可演唱,多位观众踊跃参与,让互动环节从“小插曲”升级为全场共享的欢乐派对,为音乐会增添了亮丽色彩,营造出欢乐和谐的氛围。
“节目太精彩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这样的文化活动,中秋收到这份‘文化礼物’,心里特别开心!”现场市民的称赞声中,满是对音乐会的认可与节日的喜悦。据悉,这场音乐会由横沥镇文化服务中心、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田饶步村村民委员会联合主办,东莞市文化馆横沥分馆协办,旨在以音乐传递温情,既向一线建设者传递关怀,也为市民打造温馨文化盛宴,增进凝聚力。
在当天下午的石碣镇会场,合信·嘉荣购物广场早已聚满市民游客。演出现场,本土青年音乐人与乐队倾情献艺,《但愿人长久》《我爱你中国》《我的中国心》等融合经典与潮流元素的乐曲,引发现场观众深深共鸣。舞台上,乐手热情演奏、歌手轮番开唱;舞台下,观众跟着节奏轻轻摇摆,不少人用手机记录瞬间。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音乐会在内容策划上兼顾多元需求:既贴合年轻人的口味,也满足长者等群体的情感期待,让坚守一线的劳动者与需要关怀的老年群体,都成为致敬与温暖的主角。“既有我们爱听的歌,也有爸妈喜欢的经典,特别贴心!”市民吴先生说,他特意录下《我爱你中国》的合唱视频发朋友圈,收获了不少点赞。
两场音乐会让双节文化活动“有热度”,更让城市关怀“有温度”,让市民在家门口畅享更多优质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事业持续繁荣,让文化惠民的温暖延续到更多日常。
公园焕新,共话团圆
双节同庆,景致焕新!“寻红迹・话团圆”石龙镇国庆中秋嘉年华在石龙中山公园正式启动。这是该公园完成升级改造后的首场大型活动,通过特色市集、红色角色体验、连续三天的文艺演出、40米灯阵打卡等多元互动体验,让市民游客在岭南新景致中沉浸式感受节日氛围,品味老石龙的温情与底蕴。
活动现场,石龙花灯制作技艺、茶山巢础制作技艺、寮步香市、万江新村腐竹制作技艺等镇内外非遗项目集中亮相,辅以各类特色美食摊位,吸引市民纷纷驻足。
除了舌尖与指尖的乐趣,活动还深挖公园红色基因,推出实景角色体验游戏。身着民国校服的“学生”手持任务卡,值守在李文甫纪念亭、莫公璧纪念碑等红色遗迹前,不仅现场讲解遗迹背后的故事,还通过“我问你答”互动环节,让游客感受历史温度。
连续三天的文艺演出同样精彩纷呈。既有传承非遗的歌曲《红漆愿》,也有与岭南园林高度适配的粤剧粤曲表演。最让人期待的当属中秋节当晚的放许愿灯环节。双龙壁前,市民们郑重地在许愿灯上写下心愿:“希望一家人幸福平安”“顺风顺水顺财神”“愿明天一切都好”……随着许愿灯缓缓放入河面,水面化作漫漫“星河”,点亮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福。
当夜幕降临,中山公园的中秋氛围愈发浓烈。40米长的石龙灯阵通道率先亮起,暖黄灯光勾勒出浪漫轮廓,市民游客漫步其中,随手一拍皆是中秋大片。活动设置的盲盒礼物交换区也格外温馨:大家将手写祝福卡片、心意小礼品放入空盲盒,再随机抽取他人的礼物,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善意在交换中悄然传递。灯谜墙区域同样热闹,数十盏灯笼高悬,灯下的谜题涵盖古典诗词、民俗知识、脑筋急转弯,吸引市民驻足思索。
据悉,本次嘉年华将持续至10月7日,更多趣味活动仍在陆续开展,邀请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在欢声笑语中品味团圆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