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晚,正值国庆假期出行高峰,虎门大桥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极速救援”。一辆载有8名乘客的中巴车因爆胎滞留桥面应急车道,从发现险情到完成人员与车辆的安全转移,仅用了22分钟,所有乘客被安全转移。
事情发生在当日19时46分,虎门大桥监控中心在执行视频巡查时,发现一辆中巴车亮着双闪灯,停靠在西行主桥K38处的应急车道上。时值夜间,桥面车流密集,后方车辆不断快速驶过,现场情况十分危险。当班监控员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在车辆后方情报板发布警示信息,通过广播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避让,并同步通知交警、路政及拯救部门前往处置。
仅四分钟后,19时50分,驻点路政员张卫龙率先抵达现场。他迅速将巡逻车停于故障车后方,开启警示灯与警报器,摆放交通锥实施安全布控,临时封闭应急车道,为后续救援创造安全条件。经了解,该中巴车(粤BJM9XX)因右后轮爆胎无法继续行驶,车上8名乘客中包括老人与小孩,全员滞留桥面,情绪紧张。
考虑到夜间能见度低、车速快,乘客在桥面等待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现场指挥人员果断调整救援方案。尽管中巴车司机曾提出希望自行慢驶至下一出口,但为最大限度保障人员安全,救援部门决定紧急调派一辆待命路政车,于20时01分拯救车辆到达后,分两批将8名乘客全部转运至最近的南沙收费站。
20时08分,故障中巴车在拯救车的压尾护送下,也被安全转移至南沙收费站。从发现险情到完成全部人员与车辆的安全转移,整个过程仅用时22分钟,虎门大桥交通秩序很快恢复正常。
“天这么黑,这次化险为夷真的多亏了你们。”中巴车司机紧紧握住路政员的手连声道谢。乘客们也纷纷对救援人员的高效工作和贴心服务竖起大拇指。
虎门大桥路政大队借此提醒广大驾驶人:国庆期间车流量大,出行前务必检查车辆状况,切勿“带病上路”。如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事故,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现场防护,并第一时间拨打救援电话,等待专业人员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