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厚德大桥竣工通车
东莞+-道滘视窗 2025-10-02 17:56:29

青瓦飞檐,双顶方亭,一座兼具传统美学与现代功能的风雨廊桥横跨厚德河上,成为道滘镇最新的网红打卡点。这座新建成的厚德大桥已于近日正式竣工通车。据了解,该桥是道滘镇百千万工程建设亮点之一,也是道滘2025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青瓦飞檐,双顶方亭

廊桥风姿

东方美学的现代呈现

厚德大桥为一座风雨廊桥,桥梁长约36.4米,红线宽度约20.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加非机动车道加人行道,设计速度为每小时20公里。

桥中间最大跨度单孔的两侧建设有观景大平台,平台上盖有两层方顶,青瓦飞檐,展现庄重典雅的东方美学意蕴。

“新桥建好了,我们厚德村村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退休村主任叶仲芬站在新桥桥头,脸上流露出满是欢喜的神情。

他回忆,老桥已经陪伴村民三四十年,长年累月的超负荷承载后逐渐暴露出安全隐患,后来被鉴定为危桥。

■如今的新桥,焕发出新的生机

建设历程

从旧桥危桥到新地标

厚德大桥建设工程自2024年10月12日开工,从拆除旧桥到建设新桥,历时近一年。

据施工单位负责人殷科介绍,工程进展顺利,8月份桥面合龙后,多个作业面同期展开,进入最为繁忙的桥面以上建设阶段。

8月中旬,钢结构廊桥与护栏先后完成;8月30日,沥青铺设顺利完成;9月初,灯光照明工程完工;至9月中旬,交通标识标线全部完成,大桥正式具备通车条件。

据《道滘镇志》记载,厚德桥最早位于厚德村,1966年拆马洲木桥材料而建,是连接五花洲、通往大罗沙的要道。

1981年改为钢架水泥板桥,1989年4月改建成135米长的钢筋水泥桥。如今的新桥,既传承了历史,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厚德大桥为一座风雨廊桥,桥梁长约36.4米,红线宽度约20.5米 道滘融媒供图

功能创新

不止于颜值的设计理念

厚德大桥不仅是一座高颜值的风雨廊桥,更融入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采用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与植被草沟、生态树池等技术措施。

厚德村党组织书记叶伟芬表示:“新桥借鉴传统风雨廊桥造型,采用琉璃瓦元素装饰,与周边一河两岸风光相融。”

大桥通车之际,恰逢强台风“桦加沙”光顾。廊桥的设计让骑行与步行的行人不再担心风雨,可在观景台从容赏景或换上雨衣再出发。

大桥造型采用古典建筑形制,风格沉稳雄强。标识系统以圆形三色图描绘水乡龙舟场景,龙舟与船桨寄意厚德村人团结一心、奋勇争先的精神意志。

■厚德大桥旧桥

串珠成链

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

厚德大桥的通车,不仅是解决出行便利的“单一工程”,更是道滘镇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下,连接起多个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的重要纽带。

厚德村“一河两岸”景观带连接五花文化风情街与花地湾公园,大桥作为风情街的入口和视觉焦点,与花地湾共同构成水乡田园景观。

通过永庆大桥交通连接,厚德大桥区域与永庆村千米栈道及滨水景观形成连续的滨水慢行系统。同时,大桥也提升了南城村神仙竹公园等景点的区域通达性。

厚德大桥既是“百千万工程”中的一颗“明珠”,更是一条精美的“线”,将厚德村、永庆村等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联成一条璀璨的“项链”。

在河边经营早餐店的村民阿超谈到新桥时兴奋地说:“新桥太漂亮了,成为了我们厚德村的新地标,也希望成为网红打卡点,为一河两岸的商铺引流,带来更多商机。”

大桥建成,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每当夜晚来临,华灯初上,既照亮行人来往,也勾勒出新桥无穷的韵味。厚德村六个村民小组的民生福祉因这座桥获得显著提升。

文字:记者 刘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