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石龙镇爱联学校 杨越《青春中的东纵行》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01 14:34:15

在我的青春中,有一次意义深重的“东征行"。站在东莞大岭山镇东江纵队纪念馆门前,阳光为古铜色的雕像镶上了金光。雕像上,战士们眼中的坚定,仿佛埋藏着信仰的千言万语。而今天,我将用同样坚定的脚步,打开青春使命的宝藏,用红色研学的行动,解锁革命热血的精神密码!

走进纪念馆,馆中有着各种被岁月遗忘的展品,可它们,却不禁让我肃然起敬。在玻璃柜中沉睡着的,有一支锈迹斑斑的步枪,它是当年东纵将士们利用地形优势,在百花洞战争中巧胜敌军的见证者;有一枚斑驳的五角星徽章,这是东江纵队的徽章,红色代表革命,五角星代表党的领导,我觉得,它更是信仰的代表;还有一顶帽檐破损的军帽,它是16岁小战士李明的遗物,这顶军帽是最让我感叹不已的,同样是花季少年,他表达爱国的方式是举枪杀敌,而我们的方式是握笔学习.……这些展品,虽个个破旧不堪,但它们背后的革命故事,却赋予了它们永恒的光芒。

"我们是广东人民的游击队,我们是八路军新四军。"在烈士纪念碑前,我们齐唱《东江纵队之歌》。起初我们参差不齐的歌声,伴随着伴奏的逐渐高潮,被我们各自心中涌上的热血汇聚,变得庄重又好听。这首歌,陪伴了战士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如今,流转在我们的歌喉间,它如同革命精神的火炬,从80年前战士们的手上接力到了80年后,我们的手上。这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精神的接力,这就是"传承"。

站在东莞市中心最高建筑观光层上,低头看去,脚下的街道人来人往,一片繁华。讲解员轻声提到:“现在,大家脚下的热闹都市,曾是东纵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战场。“我突然理解"盛世要用血战书写"这句话了其实,也不难懂,跟“高楼大厦的背后是工人们辛劳的汗水”是一个道理。

在东莞科技馆,我们参观了许多科技创新成果。工作人员对我们说:"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这片土地,我们要用科技与智慧去建设它。"作为中国新时代少年,我们不需要像先辈们那样举起枪杆,但我们需要怀着同样热血的心,举起科技创新的“新武器”。

夕阳西下,我们回到了大岭山东纵纪念馆,金色的阳光依旧照耀着那座雕像。

重走东纵路,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青春。八十年前的青春,是战火热血的担当;八十年后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的传承,回望这条铭记在心的路,我仿佛看到了一代代青少年前赴后继的身影。而我们-中国新时代少年,将用知识与科技续写这篇青春之诗!让东纵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焕发出新的光芒!

东纵之行,受益之深;东纵行动,刻不容缓!

作者:东莞市石龙镇爱联学校 六年级 4班 杨越;指导老师:张洁文老师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