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不飙车,城市才更有品质。今年以来,东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把打击“飙车”违法行为纳入全市“全域文明迎全运”百日攻坚行动总体部署,实施畅行有序迎全运行动,通过开展交通违法集中整治,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打造“畅、安、舒、美”的交通出行环境,推动全域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截至目前,全市已查处飙车相关交通违法行为14502起,依法行政拘留或刑事拘留594人,端掉非法改装窝点81个,有效遏制了“飙车”多发高发势头,为东莞全域文明建设注入强劲的“平安动能”。
重拳整治“飙车”交通乱象
据交警部门统计,自2022年东莞市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合法上路以来,全市已上牌电动自行车超过380万辆,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市民最重要的短途出行方式。
随着电动自行车普及的同时,一系列交通问题也逐步突显,较为突出的是使用电动自行车“飙车”问题。个别年轻人为追求刺激、博取关注,驾驶非法改装的电动自行车在公共道路上实施超速行驶、竞速追逐等危险驾驶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交通秩序,还极大危害“飙车”骑乘者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
9月14日下午3时许,东莞交警常平大队查处一起“飙车”案。驾驶人蒙某无证驾驶一辆二轮摩托车在新城学校侧门周边路段做出翘起车头的危险驾驶行为,且存在擅自改变机动车外形和已登记的有关技术参数的违法行为。现场,执勤民警对其依法处以罚款500元、行政拘留四日的处罚。
类似这样的查处工作,正是东莞交警日常精准打击“飙车”违法行为的缩影。为坚决遏制“飙车”多发高发势头,严防“飙车”造成的伤亡交通事故,东莞交警在今年初即部署全市专项整治行动,围绕“飙车”高发时段、路段,日均设置不少于50个夜查卡点,严查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非法改装等行为。同步开展流动巡查,对聚集“飙车”、炫技的现场教育、劝离和查处。
在检查点,执勤民警通过可折叠水马护栏、雪糕筒、亮灯警示牌形成单向查处“红色通道”,对途经重点车辆截停检查,加大排查管控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精准打击与宣防教育并举整治飙车
近年来,东莞交警与城管和住建等部门协同,对全市交通流量大、飙车易发路段实施“多杆合一”“多箱合一”改造,增设智能斑马线、发光减速带、分贝监测屏,打造多条“文明示范路”实现“颜值”“安全”双提升。
夜幕降临,穿行在南城的元美东路与石竹路、莞城的新风路与西正路、松山湖的红棉路等“文明示范路”,路面平整、标识清晰,沿途LED屏滚动播放“文明出行”提示语,不见飙车,只闻虫鸣。“现在飙车少了,带孩子散步更安心。”市民王小姐为这条“安心道路”点赞。
这些“文明示范路”的打造,不仅提升了城市交通环境的基础品质,也为公安交管部门的精准执法提供了更优良的硬件支撑。
为进一步提升打击效能,东莞交警坚持科技赋能与精准打击相结合,依托覆盖全市的监控视频资源,由专人针对飙车高发时段和路段进行主动研判,并创新应用AI大模型技术,对海量抓拍图片和监控录像进行智能分析,自动识别、筛查出涉嫌飙车的各种图片、视频线索。经二次核实后,由依托交管支队统一指挥调度,各辖区大队对线索开展精准落地查处。用足法律,在查处中必须“见人见车”,对嫌疑人依法处罚、对嫌疑车依法查扣,构建高效的全链条打击模式。
同时,为进一步遏制“飙车”违法行为的复发,东莞交警在严打快打“飙车”的同时坚持开展精准宣防工作,将东莞发生的涉飙车违法及事故制作成警示教育片,推送给涉“飙车”前科人员、广大青少年及其家长,让其充分认识危害性及法律后果,形成不参与、不纵容的自觉抵制意识。
整治成效显著,交通事故双下降
据介绍,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共依法查处涉及飙车的交通违法行为14502起,立刑事、治安案件458宗。依法行政拘留或刑事拘留594人,成功打掉飙车团伙128个,端掉非法改装窝点81个。同时,东莞交警通过精准宣防,共教育引导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涉电动自行车一般交通事故下降27%,死亡人数下降14%,治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文明是城市最亮的名片,安全是民生最大的福祉。”东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民警黄金明表示,公共道路绝不是“赛车场”,飙车、漂移等行为不仅属于交通违法,情节严重的更可能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交警部门将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巡查力度,对违法飙车行为依法予以严惩。同时,也提醒大家,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头盔、不超速不飙车,这是对自身安全的负责,也是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尊重。
接下来,东莞交警将持续巩固提升整治成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飙车”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东莞全域文明建设注入“安全、有序、和谐”的文明交通新动能,让文明出行成为“双万”城市最亮丽的流动风景线,助力东莞在万亿GDP、千万人口的现代化新征程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