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计算机专业及其东莞市计算智能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举办2025年程序设计竞赛个人排位赛,吸引了港城大(东莞)、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来自多个国家的大学生,以及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中学的初高中生,共近百名选手前来参赛。

本次赛事参考ICPC(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赛制规范,在比赛中设置13道题,限时5小时,采用实时排行榜与封榜机制相结合的方式,考验参赛人员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问题和创新思考的能力。
作为校园程序设计领域赛事,个人排位赛不仅为参赛选手提供展示专业能力的机会,更通过赛后讲评、技术交流等,推动程序设计爱好者之间的经验分享与能力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不仅是高校程序设计能力比拼的专业舞台,更通过面向社会开放,搭建起大学与初高中创新人才联动的桥梁,以高校科技教育资源辐射带动青少年编程素养提升与区域创新发展。

热身赛之后,比赛正式开始,选手按照通过题目数量为第一关键字,罚时降序作为第二关键字进行最终排名。比赛结束后,各选手在图书馆报告厅进行滚榜、颁奖及题目讲评环节。现场通过逐一公布封榜期间的选手递交结果,动态更新排名,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港城莞本科生Arman Nurushev同学说:“我在自己的国家参与过类似的比赛,这次也是想挑战一下,检验自己的水平,前一天晚上还做了点小准备。”

“比赛题目有一定的难度,而在压力和限时条件下解决问题,这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让我能更高效、更迅速地在压力下完成生活中的任务。”来自俄罗斯的港城大学生Gizatullin Timur表示。
电脑科学专业2025级研究生陈秋宇同学是本次赛事的志愿者,他介绍道:“在前4个小时,选手每做出来一道题,我们会在选手桌前插上与题目颜色相对应的气球,对第一个通关某道题的同学,则放置一个特殊的气球。在前4个小时内,实时更新排行榜。”
从港城大前来参赛的任逍遥同学表示:“能看到其他选手进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样我就知道哪些题简单,哪些题难,可以及时调整做题顺序。厉害的选手做得很快,对我而言并不是压力,比赛不是为了名次;在过程中互相切磋,互相进步,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作为本次赛事的出题人,曾获2025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广东省赛银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二学生郭旺乐同学表示:“我们会综合考察他们的逻辑推理,还有一些很经典的算法,题目是有难度梯度的,每个题目通过的人数不等,可以更好地筛选每个选手真正的水平。”

东华高级中学高二生陈同学说:“来参加高校赛事,我没有特别大的负担,内心其实很平静,这是检验我自己水平的一种方式,还可以见识到更多我平时学习中学不到的东西。我对计算机挺感兴趣的,也是我未来选择的一个方向。”
此次比赛分两个榜单进行排名。在总排名榜中,设置金、银、铜牌,其余选手颁发“铁牌”,以示鼓励。来自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高三生王同学,荣获总榜的第一名,并提前一个多小时完成比赛,他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ICPC赛事形式,我抱着一个体验的心态来比赛,觉得题目逻辑性还是很强的,而且设置有趣且形式多样,很开心能来参加这次比赛。”
在正式选手排名榜单中,按比例评选出金牌、银牌、铜牌选手。港城莞2025级本科生李浩罡同学获得金奖后说:“赛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即便开局不顺,稳住心态也能奋起直追。相信我能在未来不断进步!”

港城莞2025级本科生郭刘翰文同学获得金奖后表示:“这次赛事整个流程非常走心,给予选手标准ICPC赛事的充分体验,激发我们解决问题的活跃思维以及实操能力。这个奖项不仅是代表我的排名,更能给我提供将来继续参加这种优质比赛的动力。”
据悉,未来,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将持续依托计算机专业和东莞市计算智能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优势,举办更多高质量学术竞赛与技术交流活动,为培养高素质程序设计人才、营造良好校园学术氛围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