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飞场位于洪梅镇望沙路红梅段,占地面积约55亩,拥有合法无人机训练空域,以洪梅飞场域点N22°58'49”E113°35'7”为中心,半径1公里范围内,真高300米以下。飞场紧邻广州、深圳等城市,交通网络发达,辐射范围广阔,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为其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
洪梅飞场创建于2018年,初期定位为青少年科普与航模培训基地,但在运营过程中,逐渐转化为低空经济行业交流与资源整合平台,自发形成低空产业社群,飞场因此成为区域性产业“集中营”。
“目前,洪梅飞场致力于成为东莞发展低空经济的核心引擎与产业孵化器之一。”东莞市巨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洪梅飞场)创始人刘少锋介绍,该公司将以洪梅飞场为物理核心,打造“测试验证、应用示范、展览展示、产业集聚孵化”四大功能平台,旨在系统性解决低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痛点:
一是解决产业“测试难”需求: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合规、安全、高效的专用空域和场地,降低其研发测试成本与周期。
二是解决人才“培养难”需求:通过专业化、体系化的教学,为东莞乃至大湾区输送紧缺的低空专业飞手与工程师。
三是解决技术“落地难”需求:为智慧物流、城市治理、工业巡检等应用需求方提供经过验证的成熟解决方案,加速技术落地。
四是解决政府“集聚孵化难”需求:通过测试和赛事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城市新名片。
五是解决传统产业园“升级难”需求:为传统产业园提供低空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其管理效率和科技形象,实现产业升级。
据了解,洪梅飞场拥有丰富的飞行资源,执飞型号涵盖航模、多旋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物流无人机、无人直升机、竞速FPV等。目前,已开辟多条特色测试与应用航线:包括场内测试航线,以及连接水乡新城的物流测试航线,连接服务工业园区的巡检测试航线。另外,飞场还计划打造覆盖洪梅千亩稻田公园的餐饮投送航线。这些航线将为低空技术提供真实的验证环境。
刘少锋表示,未来洪梅飞场的发展将紧紧围绕“一场、一中心、一集群”战略展开,深度赋能辖区产业园:
一期(2025年):强化核心,树立标杆。完成飞场标准化、数字化升级,建成低空运营管理平台(UOM),成为大湾区知名的测试验证基地。与1-2个重点产业园签订战略协议,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无人机巡检、物流解决方案,打造“园区低空应用示范标杆”。并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创新峰会暨展览会”,初步汇聚行业人气。
二期(2026-2027年):建设载体,集聚产业。规划建设集产品展示、技术交流、会议发布、体验观光于一体的“东莞低空经济产业展览中心”,形成低空产业展销窗口和城市新地标。成立“低空产业招商专项小组”,依托飞场的测试场景和展览中心平台,针对性地引入飞行器研发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传感器、飞控算法、运营服务等上下游企业落户洪梅及周边园区,形成聚集效应。推出针对落户企业的“场景支持方案”(如优先提供测试空域、数据支持、应用示范机会),以“以场景换投资,以应用促产业”。
三期(2028年及以后):形成生态,输出模式。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将“飞场测试+场景应用+展览聚集+产业落地”的四位一体模式固化下来,甚至向全省乃至全国输出。
洪梅飞场正以其扎实的基础设施、开放的应用场景和清晰的战略规划,积极构筑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力争成为大湾区低空经济示范园区,为东莞乃至大湾区的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