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桂林,山水如画,才俊云集。9月26日至27日,“百万英才汇南粤”东莞秋季招聘会暨“莞聚英才·桂在有你”2025“名企名校行·校园东莞日”活动在桂林成功举办。东莞携百家名企、3300余个优质岗位,先后走进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信息科技学院,以城市之名向桂林高校学子发出诚挚邀约。活动两日共收获简历10758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872人,引才成效不仅远超预期,莞企两天狂揽逾万份简历,也创下了东莞“秋招”史上的新纪录!

城市魅力与引才诚意双轮驱动
实力东莞广发“英雄帖”
9月26日,活动在充满期待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东莞日”形象展示区,众多学子驻足流连。东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黄镜铨从“实力东莞”“活力东莞”“圆梦东莞”三个维度,向桂林学子作了精彩的城市推介,强调了东莞的产业实力与人才政策,以及与桂林高校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高度契合。现场派发的宣传资料详细解读了免费住宿、租房购房补贴、科研创业资助等“真金白银”的引才政策,深深打动了在场学子。
为何将秋招首站选在桂林?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两广地区在人文、饮食等方面相通,广西学子对粤港澳大湾区就业意愿高;同时,桂林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东莞“8+8+4”产业体系高度匹配,企业招聘意愿强烈,实现了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我们还特意走访了已在东莞就业的广西学子,发现他们普遍能够实现人岗匹配、适应度高,并且扎根东莞后既有成就感,也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基于学生愿意前往东莞、企业也希望来桂林高校招揽人才的双重诉求,我们相信这次活动能有效促成产业与人才、城市与人才之间的‘双向奔赴’。”该负责人补充道。

百企揽才与精准对接高效联动
供需两旺收获“满堂彩”
本次招聘会组织了100家东莞优质用人单位,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招聘现场人气火爆,各企业展位前都排起了长队。
企业的招聘代表们忙并快乐着。康达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的HR经理欧阳禹明是其中的典型。首日晚上,他回到酒店便埋头整理厚厚一叠简历,虽累却喜悦满满:“好久没有碰到这么‘硬核’的现场招聘了,公司任务超额完成了。”次日他依旧干劲十足,早餐后即奔赴下一个招聘会场。午餐间隙,他笑言:“简历我都不敢收了,这两天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此次桂林之行,任务还是挺重的,现在心情非常畅快!”

东莞行远清大科技有限公司HR李英一个下午便收到约300份简历,欣喜地用“效果杠杠的”评价此次活动。广东特发公司HR李秋宇则称赞桂电等校毕业生“耐劳力和创新能力强”。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签订了产才合作协议,并举办了专场宣讲,一次性面试了30多名材料学硕士,招聘负责人王经理表示“一次性解决了全年的材料学方面的人才需求”。
而作为校友返校招聘的力得机械科技(东莞)有限公司HR李红胜,同样收获不小,首次应对这种大型招聘活动,就收到了100多份简历,并助力公司与20多名硕士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学子们的反馈同样积极。桂林信息科技学院钟芳萍同学表示,通过活动对东莞企业和人才政策有了更深了解,感觉东莞“对人才非常重视、包容性很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黄嘉燕对鼎泰、银禧科技等对口企业表现出浓厚兴趣,童年的东莞生活经历更添亲切感,坚定了她“回”东莞发展的念头。
三方洽谈与长效合作深度谋划
协同育人开启“新里程”
活动期间同步举行的校政企三方座谈会,将交流推向更深层次。东莞市人社局、部分社分局相关负责人,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代表,以及10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共商人才“引育用留”大计。

高校代表们积极建言,详细介绍了办学特色与毕业生情况,并提出了加强校地互动、招聘信息精细化、校地合作前置等建议。企业代表则分享了在人才“引育用留”方面的实践与挑战,表达了与高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的强烈意愿。东莞市人社部门表示将聚焦“强政策、优服务、搭平台”,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后继/
一站解“忧”!
企业返莞第二天就登门致谢
9月28日下午5点,东莞市人社局(育兴路)办公点,迎来了两名特殊的客人:力得机械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胡恩霞、业务负责人胡恩华姐弟。
“我们现在已经选定24名硕士于国庆节后开展第二轮面试,这是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第二轮面试中面试这么多的硕士。”胡恩霞开门见山地表明了此次上门的来意。
实际上,此次桂林揽才之旅很多企业的收获并不比力得公司少,但为何力得公司会在活动结束后第二天就上门致谢呢?

“趁着这两年的AI产业红利,我们的订单已经做到明年了,马上有要与一家行业龙头企业签一个大订单。我们迫切需要一批专业对口并且能快速融入企业文化的新鲜血液,今年上半年我们自己去桂林进行过招聘,也招回了一些学弟学妹,但还远远不够。这次有政府贴心组织并帮助企业深度沟通二级学院,不仅现场招回了这么多紧缺急需人才,还促成了我们与母校机电工程学院签订了产才合作协议,一站式解决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的人才紧缺问题。”胡恩华介绍道。
企业幸福的烦恼也是一种“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东莞职能部门义不容辞。胡恩霞告诉记者,东莞企业注重效率和效益,但更懂得感恩。“所以今天特意到市人社局送上这面印着‘搭桥铺路引人才,用心用情助发展’的锦旗,一是感谢东莞人社部门的牵线搭桥和贴身贴心服务,其次也算是企业的一点‘私心’吧,希望能通过这一举措鼓励人社部门持续不断地为企业提供贴心的服务。”胡恩霞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