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青年艺术季系列展在松山湖盒子美术馆举办
东莞+ 2025-09-29 16:32:48

国庆去哪里玩儿?9月28日,2025青年艺术季系列展在东莞松山湖盒子美术馆开幕。参展艺术家从不同维度展开实践,包括“石头自陈”“数字重量”等四个研究性展览,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持续创作的专业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既扎根于珠三角地域文化语境,又与国际当代艺术实践形成对话。该展览将持续至12月14日。

艺术家袁泽强在“石头自陈辞”中以“石头”为引,通过艺术重构巧妙探索物与符号的关系,让石头兼具自然物性与连接历史当代的文化功能。在其主展厅的皂刺装置与室外巨型皂刺雕塑,兼具防御与治愈的双重性,连同回廊展厅《临时性组合》系列作品,传递着艺术家对物质属性与空间的思考。整体聚焦视觉细节,既展现了艺术家创作系统,又能引导观众叩问图像本质与当代视觉文化,从而进一步引发思考与启迪。

数字明明无形,怎么会有重量?丹尼尔·盖歌、龚胥耀、劳家辉、罗灿、王志渊五位创作者的“数字重量”展览,采取分析数据物质性的方式,意在用艺术解开这个看似矛盾的谜题。从结绳计数到数码时代,“数字”成了可计算的秩序;从计量重物到关乎存在,“重量”藏着人类对真实的追问。展览不把数字当工具、重量当符号,反而让二者碰撞,创作者各有巧思有人让数字变物质,有人用“云绘画”重构自然,还有人借视觉逻辑剖开历史认知,试图通过艺术表达让观众看见算法与身体的边界以及数字时代的“真实存在感”。

杨逸凡在“30°N,BC800-200阈限的边界”中考察文明边界,以轴心时代为核心锚点。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定义为轴心时代——彼时北纬30度上下的文明中,庄子、柏拉图等思想家虽地域相隔,却都在思考“人类安身立命”“世界本源”等命题,最终指向“人性”,成为人类文明的“思想奇点”。由是搭建起古今对话的通道,观众可借由这一通道穿越时间,寻找贯穿古今的精神线索与可能性。

“舆入心维”则关注技术感知重构。来自比利时艺术组合Toriteri(雨果·博纳明,莉娜·迪尔拜·延森)的“舆入心维”展,或彻底颠覆观众对“地图”的认知——展览里的“地图”,没有固定疆界,只有更辽阔的探索。该展览既是“映射其中”也是“融入其内”。艺术家笔下的大尺寸单色画,初看像陌生地域的航拍图,笔触里藏着海拔、流动的痕迹,可越凝视越发现它不像传统领土图,反倒像蔓延的菌根网络,没有坐标却透着无限关联。

这四场展览虽聚焦维度各不相同,但共享着当代青年进行艺术创作的核心特质,即以严谨的创作方法论为根基,展开兼具思辨深度与实践温度的艺术探索。该艺术季通过支持艺术家的实验性创作,为本地社区引入前沿艺术观念,构建起当代艺术与公共文化生活的对话桥梁。同时通过这些严谨的创作项目,推动艺术实践与学术研究深度互动。

文字:张华桥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