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哪种水能喝?”“自来水饮用前有哪些注意事项?”“临时用水该怎么办?”
近日,台风“桦加沙”影响趋于结束。但极端天气过后,洪涝、暴雨等易导致水源污染,如污水倒灌、垃圾漂浮、病原体孳生等。针对台风过后,生活饮用水该如何选择,连日来有不少市民致电东莞日报民生热线22111000咨询。
东莞疾控提醒市民,饮用受污染的水可能引发腹泻、霍乱、伤寒等肠道疾病。请市民选择生活饮用水遵守以下核心注意事项,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

市民可按“优先级”选择安全水源,避免盲目取水
东莞疾控介绍,极端天气后,市政管网或自备水源(如井水、河水)可能受到污染,市民应按“优先级”选择安全水源,避免盲目取水。
最高优先级为未被污水浸泡过及未开封的瓶装水、桶装水(确认包装无破损、过期),这是最无需处理的安全水源。次高优先级为经过官方认证的应急供水点水源,如政府、社区、水厂设置的临时供水站等。
此外,井水、泉水、河水等自备水源,污染风险极高,市民需谨慎使用。
临时用水需进行“应急消毒处理”
专家表示,极端天气后,市民禁止喝“未经处理的水”,如河水、湖水、雨水、井水(未消毒)、被淹过的自来水。即使不饮用,污染水也不能用于漱口、刷牙、洗菜、洗水果、洗餐具。同时,注意不要将干净水与污染水放在一起混淆水源,不要用装过污染水的容器直接装干净水,需彻底消毒后再用。
市民若只能使用市政自来水,需先判断是否受污染,再通过正确方式消毒,步骤如下:
1.看外观:水变浑浊、有泥沙、漂浮物(如泡沫、杂质)、颜色异常(发黄、发绿、发黑),判定为污染,禁止使用。2.闻气味:凑近水龙头闻,若有腥臭味、霉味、刺激性气味(如消毒水味过浓或异常),说明水质可能受污染,需进一步处理。
3.查管网:若所在区域有水管爆裂、污水倒灌(如地下室被淹、下水道反流)的情况,即使水看起来清澈,也可能混入污染物,需谨慎。
专家介绍,台风后,市民临时用水需注意应急消毒处理,集中供水点有条件的优选净水消毒设备进行生活饮用水消毒,如直接从江、河、渠、溪、塘、井、涌泉等水源取用水者,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一般采用缸(桶)水消毒处理。
若取回的水较清澈,可直接消毒处理后使用。若很浑浊,可经自然澄清或用明矾混凝沉淀后再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为漂白精片或泡腾片。按有效氯4mg/L~8mg/L投药,先将漂粉精片或泡腾片压碎放入碗中,加水搅拌至溶解,然后取该上清液倒入缸(桶)中,不断搅动使之与水混合均匀,盖上缸(桶)盖,直至达到消毒时间,切记要按说明书要求来。
此外,以上临时用水消毒方法,请尽量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东莞疾控表示,若市民饮用可疑水后,出现腹泻、呕吐、腹痛、发热、恶心等症状,尤其是老人、小孩,需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饮用过污染水”,以便及时诊断(排除肠道传染病),避免延误治疗。
极端天气后的饮水安全核心是“不盲目、不冒险”,市民可优先选瓶装水,用自来水必煮沸,不碰来源不明的水,最大程度避免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