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过载的今天,传播如何穿透噪音,直抵人心?9月26日,“趣·游——佛山传媒2025新传播力发布会”举行。面对从“信息灌输”到“情绪游历”的媒介变革,佛山传媒以“内容为媒、技术为翼、流量为桥”,推动自身从“信息传播者”向“城市发展服务商”深刻转型。会上全景展示的十大业态成果,标志着“传媒+”生态体系已成熟运转,正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新动能。
战略布局:以“本土深耕 + 生态构建”锚定城市多元需求
佛山传媒的十大业态布局,源于“本土深耕+生态构建”的系统性战略。其核心是以内容为纽带,依托媒体公信力、传播力与资源整合力,精准对接城市发展中的多元需求。
在文化领域,深耕本土非遗民俗,通过IP化运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例如佛山秋色巡游,不仅守住了文化根脉,更通过媒体赋能创造62.7万人到场、全网点播超70000万的传播盛况,实现了流量转化。
同样在文化IP打造上,2025“请到佛山飙龙船”活动表现亮眼,全网传播量突破40亿,原创稿件阅读量达4.8亿,更通过海内外234个端口同步直播,吸引超1亿人次观看,现场游客超68万,直接带动消费3.45亿元,成为文化赋能城市经济的典型案例。
在商企、汽车等消费领域,搭建“场景化服务+全链条保障”的供需桥梁。如南庄“车水马龙节”精准激活区域汽车消费,同时解决企业营销痛点与市民消费需求。
在旅游、体育等体验领域,凭借“政府背书+媒体矩阵”优势,将短期活动转化为长效品牌。佛山50公里徒步历经十年,从5万人发展到40万人参与,成功实现了从“流量吸引”到“价值沉淀”的升级。
这一布局紧密契合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双重定位,使“传媒+”成为串联产业升级、文化传承与民生服务的关键纽带。
价值落地:经济、文化、民生多元赋能城市发展
十大业态并非孤立发展,而是通过资源互享、数据互通,形成了“1+1>2”的生态闭环。
例如,“佛趣游”平台不仅整合旅游资源,还联动文化IP、演艺活动,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体验;影视板块的“星光码头”演员服务平台,同时为演艺活动输送人才,也为文化IP开发提供内容支持。
此外,数据与流量的跨板块贯通,进一步放大协同效应:健康类KOL洞察的用户需求,可反哺商企业态进行精准产品开发;体育赛事积累的庞大客流,能有效为旅游、商业等业态引流。
破圈发展的最终成效,体现在对城市发展的实质性推动上,实现了多元价值的统一。
经济动能显著增强——50公里徒步年均带动消费超5亿元;“佛趣游”平台助力超500家商家获得实在收益,彰显了“传媒+”对消费的直接拉动效应。
文化影响力全面提升——秋色巡游等IP活动让岭南文化从“地方特色”走向“全国知名”,极大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城市软实力。
民生服务持续优化——从“预付安心宝”保障消费安全,到“行走的大思政课”助力青少年成长,再到“邱静心灵培训”守护市民福祉,十大业态始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佛山传媒通过“十大业态破圈”,成功实现从城市“报道者”向“参与者”与“推动者”的角色转变。这条“传媒+”之路不仅为佛山经济注入新动能,也为全国传统媒体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佛山样本”。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卢丽华
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春、龙翔
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朱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