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石龙中学 黄宝妹《重走东纵路,感受先辈情》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9-27 16:16:12

当第一缕阳光穿过岭南的荔枝林,轻柔地洒在古道的青石板上。踏上第一步时,扑面而来的是历史沉重的气息,清风拂过脸颊,是舍身为国的先辈们在抚摸着新一代的生命。这里便是因纪念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而得名的东纵路。

伴着阳光,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这里每一件展品都不是冰冷的旧物,是先辈穿越时空的低语。注视着先辈留下的历史痕迹,感受到他们对战争的无惧,心中更是为国家奉献的赤诚。馆中有大营救的雕像,是东纵队在营救香港的茅盾夫妇等数百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队员们不畏生死,冲锋陷阵,为国人开辟新生的道路。转身间,一件素雅的旗袍让我驻足,那是陈碧贞同志所穿过的旗袍,为获取情报,她曾穿着这身旗袍化身富家千金周旋于敌人眼皮之下。她克服人性的恐惧,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不曾退缩,为作战做出了杰出贡献,展现出女性的力量。这些无声的历史痕迹,胜过千言万语,为了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命运,一切牺牲都值得!

沿着古道向前走,便是曾生同志的故居了。在那时,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像散落的火苗集聚在一起产生强大的能量,燎起这片土地。东江纵队就在1943年12月创立,而曾生等人则作为领导人。在光影交错间,我好像回到了那峥嵘岁月,那抹伟岸的身影好似站在眼前,细数风雨征程。在曾生等人的领导下,东江地区作为主要的华南敌后战场,与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歼灭敌人9500余人,展开大营救等。而在改革开放后,东纵队的一些老同志成为了深圳第一批建设者,为深圳日后发展奠定基础。战争的胜利要有像曾生这样有远谋、不怕苦的领导人,更要有将爱国刻进骨子里的中华儿女。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于心中,向先辈学习,将自己的力量汇集于国家发展建设中,让我们的祖国山河变得富强!

吹着清风,便见到了披着绿衣的罗浮山,好似有新的生命要在这萌芽。1944年陈洁等人为保护印刷机,将其拆解埋藏于农民陈锦青家中。后来陈洁将其位置告诉东纵队,战士们翻山越岭,用扁担将千斤印刷机运给《前进报》社使用。他们团结一心,没有被蜿蜒陡峭的山路阻挡,更没有被敌人的刀枪吓退,只有赤诚的心推动着他们勇往直前。看着如今生机勃勃的罗浮山,我明白他们用生命守护的新生正是站在这里的我们!我们今日立足之地,皆是历史星光所照耀之处,那温柔而不灭的光芒,从历史长河处涌来,照亮了我们的新生!

走完了东纵路,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时代的火炬已经传到我们手上,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应该铭记历史,记住历史的教训,肩负时代重任。如今繁华强盛的祖国正是先辈们所想看到的。死而不亡者寿,那些在战场牺牲的先辈,身躯虽已消亡,但那赤诚的爱国之心在我们心中永存!现在,我们正走上了祖国强盛的道路,我们更应该以自己青春的力量汇成一股风,吹起那抹鲜艳的红!

作者:东莞市石龙中学高二12班黄宝妹;指导老师:许敏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