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送姐姐去松山湖上学的路上,我们总会经过一个路牌,上面写着东纵纪念馆。一次,我终于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开口询问:“爸,东纵纪念馆是什么?”“东纵纪念馆是纪念东江纵队的,全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父亲缓缓道来。于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探访了东纵纪念馆。
我们踩着石阶往大岭山深处走去,父亲说,脚下的路,八十年前东江纵队的战士们走过,他们背着枪,踩着脚下的土地,将毫无人性的日军挡在山外。
山路比想象中的陡了许多,才走一半,我的运动鞋就沾满了泥巴。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滴落,我看见路边立着块石碑,刻着“东江纵队秘密交通站遗址”。父亲说当年交通员就是在这棵老榕树下传递情报,日军搜山时,村民们就把密信藏在竹筒里,挂在树枝上。我抬头望去,老榕树的枝干粗壮,叶子密得像伞,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来,落在石碑上,像在上面嵌满了碎金。
令我最难忘的是防空洞。弯腰进去,一股潮湿的凉气扑面而来。洞壁上有模糊的刻痕,父亲说那是战士们休息时画的五角星。我们学着当年战士们的样子,蹲在黑暗里,像是与八十年前的战士们呼吸同频了。那一刻,我忽然懂了“艰苦”“视死如归”不仅仅只是课本上的词——是没有电灯的夜晚,是啃着硬邦邦的干粮,是明知危险却依然往前冲的勇气!
走下山时,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山脚下的东莞城灯火渐起,高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光。父亲指着远处说:“看呐!这就是战士们所期望的盛世!”我痴痴地看着眼前的城市,想起战士们在防空洞中艰苦的模样,顿感自己的脚步变得沉甸甸的。
重走东纵路,走的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红色传承!东江纵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视死如归的东纵精神,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
作者: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 初二 21班 温耀阳;指导老师:傅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