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桦加沙”来势凶猛
洪梅各部门迅速进入临战状态
扎实做好各项防御措施
切实筑牢防汛防风安全防线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洪梅10个应急避难场所已全部对外开放,应急管理分局统筹做好镇级避难场所的综合管理,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同时,全面摸排了在建项目、高空设备、危房、乡镇船舶、地下车库、特殊群体等底数,下发了督办函13份,跟进防御措施落实情况。对全镇24台卫星电话、39台应急对讲机进行了调试测试,确保“三断”情况下能紧急使用。组织全镇14家应急队伍进行拉练检验。对台风期间不停工的工贸企业进行检查,督促指导企业落实防御措施。

洪梅镇
全镇10个应急避难场所
已做好充足的防御物资储备
24小时开放
有需要的市民可前往求助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大图)

目前,水务工程运营中心已完成氹涌联围、梅沙联围以及乌沙洲、万金沙洲、立沙洲、钱公洲、木牛洲等堤防的达标加固,分别达到50年至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同时,采用堤防砖块植筋方式,对氹涌、夏汇村东岸堤段约1.2公里进行临时加高,并提前调度第三方水利工程抢险队,现场落实人员、机械、抢险物资等,确保第一时间处置险情,顺利防御风暴潮。

镇住建局高度重视,要求各有关单位停止一切施工作业,关闭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总闸,按照制定的撤离路线撤离危险地带人员,所有人员留在确保安全的室内避风。同时,组织线下巡查组和视频调度组开展巡查,确保各项目停止一切施工作业和人员撤离。连日来,累计巡查工程项目41项次,在建农房和限额工程35项次,危旧房43次,预计撤离工地人员2000人。

城管分局重点对市政设施、户外广告招牌、燃气供应站、公园等加强巡查,确保市政设施、路灯照明良好运行;落实强降雨内涝防御“三人小组”对易积水点巡查和值守工作,针对易积水点位周边排水管网、井口进行再清疏、再检查,保障道路排水确保排水顺畅;及时做好枯枝断枝修剪、易倾斜树木扶正加固等各项工作;提醒督促有关单位、流动摊贩等严格落实“五停”。

交通运输分局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至辖区内各道路运输、水路运输企业及港口码头经营单位,指导各相关运输企业严格落实安全防御和应急处置措施。针对道路运输领域,要求道路运输企业加强车辆安全检查,暂停涉险线路运输,严禁车辆在恶劣天气下冒险出行;在水路运输及港口码头方面,督促企业加固码头设施,严防船舶走锚、碰撞等事故发生。

洪梅镇团委联动镇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们积极投入避难场所志愿服务保障工作,有序落实避难场所的安全巡查、物资保障、信息宣传和现场指引等工作,为上百名群众提供了安全避难保障。

经发局第一时间将“五停”要求传达到企业、餐饮、酒店、回收站等行业主体,指导其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同时,核查镇级救灾仓库,按500人份配齐棉被、折叠床等核心救灾物资,部分转运至洪梅镇体育馆避难场所规范管理,保障应急时刻快速调配。还定向指导万和等商超备足生活物资,督促保供企业应急待命,保障物资供应,且严格值班值守,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市场监管分局加强对特种设备监管,督促企业做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重点检查电梯、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设备防风、防雷措施,确保装置安全可靠。完成对全镇17家重点企业全覆盖检查,要求重点设备务必采取措施停用,对无法停用的,指导企业制定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值班值守制度,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同时,督促主体落实“五停”措施。

东莞沙田海事处统筹做好洪梅大桥安全监管与服务保障工作。一方面,联合局指挥中心开辟绿色通道,发布封航航行通告,实施交通管制;要求运输船加强值班,落实加固缆绳、锚链等防御措施。另一方面,现场研讨制定大型浮吊船防台措施,增强船舶抗风能力。同时,协调大马力拖轮驻守现场,做好随时应对突发险情准备。

交警组织警力对辖区内的道路及易积水点等部位进行巡查,熟悉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确保遇险情及群众疏散时可以快速反应,疏导交通。严格落实值班备勤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明确“三人小组”职责,预警信号及时到位进行值守并开展相关工作。到达交通管制条件时配合后续警力对相关道路进行封控。加强宣传提示,提醒广大驾驶员和群众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和时间,谨慎驾驶,安全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