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对于美食的评判见仁见智
但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就比较客观
近日
高德“扫街榜”发布仅一周时间
“东莞本地美食Top1是牛鞭汤”的话题
便在小红书引发热议
——万江新村的“灿记”牛鞭汤
一举拿下“东莞状元榜”
“本地人爱去榜”双榜首




高德“扫街榜”分为“状元榜”和“扫街榜”两大类。其中,“状元榜”为年榜,每年更新一次,包含餐厅、景点、酒店品类。“扫街榜”为日榜,每日更新,主要以餐厅为主。
这份榜单的含金量,源于其独特的评选逻辑:不看营销热度,依据海量本地用户的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真实行为,在此基础上检验评论的真实性、专业度、时效性、内容质量,再通过AI模型驱动计算得出分数,成为排名依据。
这意味着,“灿记”牛鞭汤能超越一众网红店登顶,靠的是众多消费者真实的选择。


▲图源:羊晚视频截图
网友点赞的“灿记”牛鞭汤,本地人真的爱去吗?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也来到这家经营30余年的老店,刚到店就看到5名食客从其他镇街驱车赶来品尝牛鞭汤。多名食客告诉记者,他们确实是因为该店在扫街榜“本地人爱去”的排名而来,也表示不只是牛鞭汤,店里其他小吃也相当不错。




▲网友好评▲


面对突如其来的热度,店家却透着老铺的淡然:店长和店员们忙着备餐,无暇专门接待,“开了几十年,客人都是周边的回头客,熟门熟路的”。这份从容,藏在牛鞭汤的匠心里,刻在万江人的味觉记忆中。



“灿记”牛鞭汤的制作过程相当讲究。每天下午两点半,后厨就成了最热闹的“战场”。三大锅刚焯水、总重50多斤的牛鞭在烈日下泛着光泽,四五个阿姨分工明确,冲水、搓洗、换水,反复四五次后,还要一点点抠掉残存的暗红色皮膜;接着用剪刀剪开牛鞭,再用汤匙柄熟练剔出黑筋。
阿姨说:“这东西不去掉,汤就失了口感”。后厨的数十个炖盅也早已排开,药材、骨头按比例配好,处理干净的牛鞭斩成小拇指长短的段,入盅蒸炖,慢火熬出醇厚鲜香。阿姨说:“别看汤补,夏天喝也不上火,炖汤和老火煲不一样,温润得很。”


对万江人而言,“灿记”牛鞭汤早已超越了美食的范畴。2005年新村沿江路修好后,这里成了本地人的“深夜食堂”,东城、南城的食客也组团来打卡,“喝一盅牛鞭汤,配一盘排骨蒸面、炭烧生蚝”成了当时的都市时尚。起初,有些本地人对牛鞭有些“害羞”,但尝过那口温润的汤后,便成了常客。后来店铺从沿江路搬到新村社区居委会旁,从大排档升级成大餐厅,价格从12元涨到18元,熟客们依然追着来。

如今,因高德“扫街榜”的助力,这家老店又迎来了新一波关注,吸引着更多食客前来品尝这独特的美味。但对万江人来说,这碗汤从不是“网红美食”,而是从小到大的味道记忆,是朋友小聚的默契之选,更是这座城市烟火气的缩影,正如一位老食客所言:“不管榜单怎么变,想吃牛鞭汤,第一反应还是来‘灿记’。”


▲图源:小红书-乳糖很耐瘦
国庆和中秋假期将至
不妨趁着秋日好时光
来万江赴一场“舌尖之约”
到“灿记”喝一碗温润醇厚的牛鞭汤
搭配地道小吃
感受老东莞的烟火滋味

喝完汤
还能打卡万江的周边文旅项目
如漫步十里汾溪
看碧波荡漾、绿道蜿蜒
走进下坝坊
在文艺小店间寻觅浪漫
或是到龙湾湿地公园
享受亲子游玩的欢乐时光
这个假期
让美食与美景相伴
在万江留下难忘的假期记忆
探店攻略
营业时间:11:00-次日2:00
店铺地址:万江街道新村社区大新路鸿运休闲生活广场1楼灿记牛鞭汤
推荐美食:牛鞭汤、蒜蓉蒸生蚝、排骨蒸面、龙船饭、凉拌鱼皮、甜醋猪脚姜
撰文:何敏怡
编辑:何敏怡
摄影:何敏怡、韩磊、袁锐鑫
部分资料来源:高德“扫街榜”、羊城晚报、东莞美食大搜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