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平安广东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长安镇被授予“平安鼎”。这是全省平安建设的崇高荣誉,也是对长安镇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长安镇积极探索超大型镇域经济体的平安建设新路径,以高水平平安建设助力“千亿镇”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平安”二字值千金,这是老百姓最朴素的认知。平安是最基础的民生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人民群众要实现安居乐业,除了有工作有收入、有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还要有充分的安全感。人们不用担心人身安全、财物安全等,遇到矛盾纠纷,有便捷畅通、公平公正的解决渠道,这就是平安。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市民和企业评价一座城市,平安建设是一个重要维度,也是企业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至今,长安的平安建设一路走来,经历过的人们感慨良多。在工业化、城市化初期阶段,随着大量人口涌入东莞,本地的治安一度面临很大挑战。直面回应挑战,解决难点痛点,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许多年过去了,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本地的平安建设基本面焕然一新,这是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淬炼。时至今日,本地平安建设的宏观背景、面临任务,又是一个全新的局面。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长安这样的“千亿镇”,对更多的人口,特别是各类人才,产生强大的磁场效应,全镇的平安建设由“管得住”向“服务好”迈进,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实现善治“常”安、长治久安,是本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阶之境。
实现该目标并非易事。作为全省第三个、全市首个“千亿镇”,长安镇汇聚了常住人口80多万,管理人口超百万,而且人口流动性大。位于珠三角核心区域,毗邻深圳,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人员流动的“通道”,客观上增加了平安建设的难度。全镇16万户(家)市场主体,3万家工业企业,高频度、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中,必然会出现各类矛盾纠纷。总之,长安的平安建设体量大、范围广、事项多,实现高水平的和谐善治需要持续努力。
筑牢善治之基,方有长治久安。随着长安产业升级加快,新质产业吸纳的创新人才增多,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出行、生态文明、文旅消费等建设亦进入加速期,全市的社会治理获得新的支撑性力量。接下来,继续抓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平安长安建设及社会治安防控管理等核心工作,继续加强“镇-社区-企业”三级信息系统联动,特别建好用好网格员、义警、调解员、“平安使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效能,完善城市立体化治理网络,是“千亿镇”平安建设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