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学嘉年华|2025年东莞市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启动
东莞+ 2025-09-19 21:07:42

9月19日,东莞秋日的校园里,科学的热情与活力格外浓烈,作为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的重点活动——2025年东莞市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启动仪式在东莞市东城第六小学正式拉开帷幕。参与活动的教育工作者代表共有200余人,覆盖全市33个镇街(园区)。

活动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市教育局指导,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中心、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主办,东莞市东城教育管理中心、东城科学技术协会、东城第六小学联合承办。

成绩斐然:连续五年领跑,铸就东莞科学教育品牌

“在2024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东莞参与学生人数占全省3/4,省级优秀实施学校49所、占全省74.2%,优秀组织工作者10名、占全省62.5%……”启动仪式上,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东莞在青少年科学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自2014年长安镇第二小学首获全国优秀示范学校以来,东莞已连续五年在该活动各类别获奖中位居全省首位,2024年更是以202所学校、参与学生数占全国总人数的23.7%,成为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领跑者”。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东莞“市镇联动、点面结合”的科学教育推进模式。从市科协、教育局的统筹指导,到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39年深耕科技教育的专业支撑;从常平、石排、东城等镇街打造“五有”推进策略(“五有”包括有项目负责机制、有赛前培训、有辅导教师、有沟通平台、有评价反馈),到55校次累计荣获全国优秀学校称号,东莞已形成“普及+提升”的科学教育生态,让科学调查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校园延伸至社区。

亮点纷呈:经验共分享,资源助成长

启动仪式现场,与会人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东城第六小学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作品展,该作品展记录了学校60多个科学调查优秀案例。

启动仪式后半程,一场场干货满满的分享,为2025年活动开展指明方向。东城第六小学校长袁立敏以“以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为突破口,系统思维构建科学教育新生态”为题,分享了学校的创新实践——从组建“校长+科学家+骨干教师”的专业领导团队,到构建涵盖机器人搭建、信息学编程、科普430等内容的“容・创”科学课程体系,再到开发12个校外实践基地,东城第六小学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科学探索者”的理念落地生根,近三年学生科技创新参与率从35%提升至100%,斩获国赛、省赛多项荣誉。

活动现场,领导嘉宾为学校赠送“人机共智”资源包,支持学校科学工作开展,为“2024年市级优秀组织工作者”颁发证书,致敬那些深耕科学教育一线的“引路人”。

全国优秀组织工作者、石排镇中心小学校长王礼华带来“2025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指导要点与课程开发”讲座,从“人机共智”“活力青春健康护航”等新增主题出发,结合学校16英寸天文望远镜、校园太阳系等特色资源,详解如何让科学调查更具趣味性与实践性。

东莞市博立雅外国语学校科组长张爱丽分享“系统谋划、扎实推进”的组织经验,该校通过“年级主题分层、寒暑假分步实施、校内三级评价”模式,让科学调查覆盖每一位学生。

道滘镇济川小学教师王园媛则以“小问号,大调查”为主题,讲述如何从“鱼菜共生”“消防安全”等真实问题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四普策略(即普及知识、普及调查、普及体验、普及表达)+小分队攻坚”走向深度学习,让科学思维在解决问题中自然生长。

 

专家引领:让科学思维在解决问题中自然生长

活动特邀秦志强博士作微讲座“从科学调查到攀登科创珠峰”更是引发共鸣,他提出为中小学搭建“科学启蒙—创新实践”成长阶梯的思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调查起步,逐步培养创新能力,为未来投身科创事业奠定基础。

此次活动的开展,是东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普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双减”政策下科学教育“加法”的具体实践。据悉,2025年东莞将持续开展珠三角地区展示交流、专家培训、成果分享等系列活动,推动大湾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合作,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从2006年“节能在我身边”到如今22个主题覆盖生态环境、安全健康、创新创意等领域,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已陪伴东莞学子走过十余年。未来,东莞将继续以科学为炬,照亮青少年探索未知的道路,让更多孩子在调查中学会思考,在体验中爱上科学,成长为具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科学追梦人。

文字:赵海霞 图片:赵海霞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