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颈肩胀痛、手麻、胳膊疼,被查出“神经根型颈椎病”
东莞+ 2025-09-19 15:19:11

31岁的邹先生半年来持续感到左侧颈肩酸胀疼痛,偶尔感到手麻、胳膊疼,像被电了一样,连扭头和家人说话都费劲。

他曾尝试口服药物、针灸理疗、贴膏药、牵引等多种方法,症状却始终无法缓解。

今年9月,家人带着邹先生来到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骨科就诊。经检查发现,邹先生椎间盘左后方突出,神经根受压,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谢文伟主任团队与邹先生充分讨论后,决定由脊柱外科李再学主任为他实施新技术——脊柱内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术后当天,邹先生颈肩部的酸胀疼痛感明显改善,左上臂的放射痛消失。

术后第二天,邹先生表示颈肩部及上肢的症状几乎完全消失,后续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状态。

01
什么是神经根型颈椎病?

谢主任介绍,颈椎病是颈椎的一种退行性病变,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神经就像电线,不同的电线控制着不同房间的灯泡,哪根电线出问题了,哪个房间的灯泡就不亮了。

对于颈椎来说,椎间盘压迫了哪条神经,相应的部位就会出现麻木和疼痛,即根性痛。

当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颈椎间隙变窄、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时,就会引发一系列症状。

02
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哪些表现?

1.颈部疼痛:脖子就像被无形的大手紧紧捏住,酸痛、僵硬,活动时还可能伴有咔咔的响声,严重时连扭头、低头、仰头都困难。

2.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从肩膀开始,疼痛沿着手臂一路向下蔓延,就像过电一样,手指也会出现麻木、刺痛感,拿东西容易掉落,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比如扣纽扣、拿筷子都变得费劲。

3.肌肉无力:长时间受压,会导致上肢肌肉力量下降,手臂抬不起来,握力减弱,提重物都感觉吃力。

4.颈部活动受限:颈部转动不灵活,转动时疼痛加剧,甚至会有“卡住”的感觉。

03
如何预防神经根型颈椎病?

对抗神经根型颈椎病,“防”大于“治”。通过改善日常习惯,我们可以极大降低发病风险,缓解不适症状:

1.调整姿势,重塑习惯

这是最核心的一环。避免长时间低头,将电脑屏幕调整至与视线平齐或稍高的位置。使用手机时,尽量举高,让手机靠近眼睛,而不是低头弯腰。工作时,确保桌椅高度合适,使手臂能自然放松地放在桌上,保持颈肩部肌肉放松。

2.定时活动,打破静止

“久坐不动”是颈椎的大敌。建议每工作45-60分钟,就起身活动5分钟。可以做简单的颈部拉伸,如缓慢地向前后、左右点头,以及轻柔地左右旋转头部,每个动作做到感觉肌肉有轻微拉伸感即可,切忌快速、猛烈地绕圈,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3.强化锻炼,增加稳定性

强壮的颈背部肌肉是支撑颈椎、分散压力的天然“护颈”。推荐进行一些针对性锻炼,如“小燕飞”、瑜伽中的牛面式、蛙泳和仰泳等。这些运动能有效强化核心肌群和上背部力量,为颈椎提供更稳固的支撑。

4.选择寝具,夜间也养护

睡眠时间约占人生三分之一,枕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一个高度适中(通常仰卧时一拳高,侧卧时与一侧肩宽同高)、质地适中、能贴合颈椎生理曲度的枕头至关重要。它能让你在睡眠中让颈椎得到彻底放松和修复,避免因姿势不当而持续受压。

5.注意保暖,避免劳损

颈部受凉会导致肌肉痉挛、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加重症状。在空调房内或天气转凉时,注意颈部保暖,可用围巾或披肩保护。同时,避免突然的、需要爆发力的颈部动作,也不要让颈部长时间承受重物。

若上述方法仍无法有效缓解您的疼痛麻木,请务必及时就医,如果神经受压严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文字:李广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