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学期,我们的历史课走出了教室,目的地是虎门海战博物馆与威远炮台。出发时,我攥着笔记本,心里满是混合着好奇的敬畏——那是只在课本里见过的地方。而当真正站在那里,眼前的炮台、展柜里的旧物瞬间激活了时光,像一场真切的穿越,让我亲身“踏入”了那段硝烟与热血交织的英雄岁月。
一走进虎门海战博物馆,周围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严肃。我的心也跟着“砰砰”直跳,脚步不自觉地放轻了许多。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玻璃展柜里整齐排列着各式老文物,书架上堆叠着泛黄的厚厚史料,还有几处复原的场景逼真得仿佛能听见声响,它们合力将鸦片战争那段屈辱与热血交织的往事,缓缓铺展在我眼前。那些锈迹斑斑的长枪、炮管,沟壑纵横的表面像在低声诉说:“当年的炮声震得天地都在颤,我可是浴血奋战过的!”墙上的老照片里,先辈们眼神如炬,即便衣衫褴褛,眉宇间也满是不屈不挠的坚毅;展墙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每一个字都重得砸在心上。当我站在虎门销烟的模拟场景前,闭眼的刹那,仿佛看见林则徐大人昂首伫立,大手有力一挥,无数百姓紧随其后,将一箱箱鸦片投入池中,浓烟升腾间,是抵制毒品的决绝,更是守护家国尊严的赤诚。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顺着指尖传遍全身,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涌上心头:我是中国人,真好!
从博物馆出来没走多远,就看到威远炮台啦!远远看去,古老的炮台像个巨人,安安静静地站在海边。它的墙体上布满坑洼的痕迹,是风雨侵蚀的烙印,却丝毫未减当年的威严,反倒更添几分厚重与坚毅。我手脚并用爬上炮台,城墙厚厚的,炮位上一块一块的痕迹,都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忽然,耳边仿佛响起了震天的呐喊,眼前清晰地浮现出战士们的身影:他们迎着密集的炮火,紧握武器奋勇向前,哪怕倒下也绝不退缩,满心都是守护家园的信念。这画面让一股滚烫的敬佩之情猛地涌上心头,我凝视着这片曾浴血抗争的土地,久久不愿挪动脚步。
站在炮台上,看着望不到边的大海,海浪“啪嗒啪嗒”拍打着岸边。现在的大海安安静静,美得像幅画;可以前这里到处都是浓烟,大炮的声音震得耳朵都要聋了。威远炮台就像一位老爷爷,把中国人民打跑侵略者的勇敢故事,牢牢记在心里,它是历史送给我们的大勋章,也是我们中国人永不低头的证明!
回家的路上,我的脑袋里还全是今天看到的画面。这次参观带来的震撼,直到此刻还沉甸甸地落在心上。我牢牢记住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六个字,也突然读懂了当下生活的珍贵——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翻书,能和小伙伴在操场上奔跑欢笑,这些看似平常的时光,都是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多么来之不易。作为五年级的小学生,我没法像当年的英雄那样上战场,但我能把他们的爱国精神藏在心底。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学习,把这份力量变成成长的动力。等我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守护我们的祖国,绝不让那段伤心的历史再重演!
作者: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五小学五年级10班赵一然;指导老师:张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