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 方泽欣《风从百花洞吹过——我的东纵笔记》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9-18 16:00:07

今天,老师带我们到大岭山“重走东纵路”。我把帽子压得很低,怕太阳,也怕看见“打仗”两个字。

村口有棵大榕树,根像爷爷的皱纹。讲解员姐姐说,1941年,日军偷偷爬上来,以为能一口“吃掉百花洞。结果,一个比我高不了多少的哥哥,把情报塞进竹筒,光脚跑过这片草地,脚底磨出两个“小月亮”——血泡。我偷偷看了看自己的运动鞋,心里像被石头硌了一下。

我们沿着小路往上走。草很高,几乎埋住我的膝盖。我想象那些叔叔躲在里面,饿了吃生米,渴了喝露水,还把子弹擦得亮亮的,像擦星星。忽然,“啪”一声脆响,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同学踩断一根枯枝。可我觉得,那是历史在提醒我们:别只顾拍照,记得低头。

战壕只剩一条浅浅的沟,我蹲下去,用树枝量了量,刚好比我手臂长。我把口袋里唯一一颗玻璃珠埋进去,小声说:“送给你当子弹,下次别受伤。”

下山的时候,风从谷底吹上来,带着树叶的掌声。我举手敬礼,不是给镜头,而是给那棵大榕树——它替我们记住了,东莞的孩子也曾勇敢。

回到车上,我翻开新发的作文本,在第一页写下:“如果长大意味着忘记,那我宁愿慢点长大。”

晚上,我把红领巾取下来,让外婆教我用针线缝上两个小字——“百花”。外婆问:“不怕洗褪色?”我摇头:“等颜色没了,我就再来一次,把它重新染红。”

我算了算,从我家到学校,一共两千三百步。从厚街情报站到百花洞,听说要翻三座山,过两条河,外加一片荔枝林。以后每次觉得作业多,我就想想那个送信的哥哥:他能在黑夜里跑二十里,我至少能把数学题写完。

月光落在作业本,像一条安静的小路。我提笔写下最后一行字:“今天的我,把玻璃珠变成种子;明天的我,要让大榕树听见更多的读书声。”

作者: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四年级2班方泽欣;指导老师:王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