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疾控提醒,目前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高发季节,请市民注意做好防范措施。
据了解,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都是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广大市民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那么市民该如何做呢?专家建议,学习和落实“七天七招”工作法与“1130行动”,构筑全民防蚊健康防线。
“七天七招” 从家庭环境入手
“七天七招”是一套系统性的社区防蚊措施,核心内容包括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倒垃圾、涂驱蚊水及专业消杀七项行动,需家庭、个人和专业队伍协同实施。
“七天七招”工作法是从家庭环境入手,系统阻断蚊虫孳生和入侵的综合性策略。首招是点蚊香,在蚊虫活跃时段(如黄昏至黎明)在室内安全使用合格蚊香、电蚊液或电蚊拍有效杀灭成蚊。其次挂蚊帐,睡眠时使用蚊帐物理隔离蚊虫,减少叮咬风险。第三装纱窗,全面安装并修补纱窗、纱门,有效阻隔蚊虫入侵。
清除积水和垃圾是切断蚊虫繁殖根源的关键。家家户户应定期清理花盆底托、闲置容器中的积水,翻盆倒罐,疏通阳台地漏和空调排水管。同时,及时清理家具背后、厨房水槽、卫生间角落等卫生死角和堆积杂物,保持环境整洁,减少蚊虫藏匿空间。此外,社区还应组织在早晨7点~10点与下午4点~7点开展立体式灭蚊行动,通过专业喷洒降低成蚊密度。
“1130行动” 防蚊灭蚊融入日常
除了“七天七招”,同步推行的“1130行动”着眼于将防蚊灭蚊融入日常生活节奏,倡导市民养成习惯性防护行为。所谓“1130”,即“上班或下班花费1分钟清理办公区和公共区域积水”“每周1次卫生大扫除”和“家庭每日3分钟排查孳生地”。
这项工作方法强调持续性、日常化。例如,上班族可以在工作前后快速检查办公室及周边是否有积水容器;家庭则每天抽出3分钟,检查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等区域的积水点,及时清理瓶罐、落叶和闲置杂物。小而频繁的行动能有效杜绝蚊虫幼虫的孳生温床。
推动“无蚊场所”建设是“1130行动”的目标,通过单位与家庭协同努力,集体防蚊灭蚊,不仅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也提升了整体环境卫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