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爱科普38|樟木头镇实验小学:以“科学养正”为钥,开启航空科普新航程
东莞+ 2025-09-18 09:56:14

在东莞市樟木头镇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学生操控着固定翼无人机完成巡航竞速;创客室内,3D打印机正在制作航模零件;科普长廊里,航空航天知识展板前围满了好奇的身影——这所深耕“养正教育”的学校,以航空航天科普为特色,构建“课程+活动+竞赛+科研”四维体系,先后获评“广东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成为东莞小学科学教育的标杆。

课程筑基:让航空科普融入日常

“纸飞机怎么折才能飞得更远?马克思号电动滑翔机的留空时间与什么有关?”在樟木头镇实验小学,这样的问题贯穿在日常教学中。学校以STEAM理念和PBL模式为核心,开发出《STEAM科学世界》《养正飞行联盟》等特色校本课程,让航空科普从“课外活动”变成“常态课程”。

《STEAM科学世界》涵盖“科学小魔术”“科技小玩‘艺’”“Arduino大世界”等模块,其中“铁丝陀螺”“智能风扇”等内容,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工程思维;《养正飞行联盟》则是专门的航空科普项目式课程,面向三年级以上学生,每周2课时,通过纸飞机体验、无人机创意制作、固定翼无人机操控等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掌握航空基础知识。课程实施以来,累计覆盖学生超千人,不少孩子从“好奇航空”变成“会玩航空”。

同时,学校构建“普及-进阶-创优”分层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课融入航空通识知识;课后服务开设航模社团,吸引兴趣生深入学习;针对特长生组建竞赛梯队,专攻无人机航模等专业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活动搭台:各类科普活动让校园成为“乐园”

“每年科技节,我最期待航模表演!”这是樟木头镇实验小学学生的共同心声。学校每年举办为期2个月的“养正科技节”,同步承办全国科普日进校园活动,通过航模展示、无人机飞行表演、航空绘画比赛等,让校园变成航空科普的“乐园”。2022年科技节期间,学校还引入“红领巾科技直通车”项目,邀请航空领域专家进校园,开展“飞机发展史”“无人机原理”等专题讲座,累计吸引超2000人次。

走出校园,实践更精彩。学校组织学生走进航空企业研学,参观飞机制造流程。学校承办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广东省赛)、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无人机大赛等市级以上活动13场,让学生与全省同龄人同台竞技。2023年,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飞北”绘画评比活动,4名学生获国际航联青少年航空绘画大赛中国区选拔赛优秀奖,用画笔描绘航空梦想。

科研赋能:让航空科普更专业

“光有热情不够,还要有专业支撑。”学校以科研为抓手,让航空科普从“趣味活动”升级为“系统教育”。近五年,学校科学教师团队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其中《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学科学校本化实践与研究》《养正校园小小飞行员人才培养梯队建设探究》等课题,聚焦航空科普课程开发与人才培养,相关成果获东莞市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教师团队也在科研中快速成长,18篇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项,1本专著、13本参编教材落地,为航空科普提供了“理论指南”。同时,学校成立科学名师工作室,聘用科普副校长,邀请航空领域专家定期指导,打造出一支“懂科研、会教学、能指导”的师资队伍,15位教师被评为国家、省市级“优秀指导老师”。

如今,樟木头镇实验小学的航空科普已形成“课程有体系、活动有品牌、竞赛有成绩、科研有深度”的特色格局。近五年,学生在航空航天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48人次、省级248人次、市级153人次。(本项目为东莞科普专项资助项目)

文字:赵海霞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