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东莞市塘厦镇召开全镇教育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国家、省、市教育大会精神,系统总结全镇教育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大会提出,要以“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全力打造东莞临深片区教育高地”为核心目标,以优质教育支撑塘厦建设深莞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
会议指出,塘厦镇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近年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教育资源扩容、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突破。启动市镇共建教育扩优提质改革实验区建设,塘厦与市教育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市率先试点“公民办集成教研”机制,促成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等4所标杆校与塘厦4所民办校结对共建;累计投入12亿元推进学校建设,其中新建第二实验小学、第二初级中学2所高起点学校,改扩建初级中学、中心小学等5所学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0950个,其中小学5400个、初中5550个;松山湖未来学校塘厦学校项目加快推进;积极优化民办学位购买机制,有效缓解“入学难”问题,切实保障常住人口子女教育需求;累计招引教师超千人,成功培养、引进3名正高级教师,实现该职称“零的突破”;此外在思政教育、科学教育、体育艺术等特色品牌不断涌现,教育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此外,大会为从教满35年、4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为东莞市名校(园)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授牌,并表彰了一批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其中,四位校(园)长代表围绕公、民办教育提质增效作交流发言。
面向“十四五”中后期发展,塘厦明确将实施“四大重点”突破和“五大工程”建设,系统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其中,“四大重点”包括:构建“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推动红色思政、校外实践与全面素养培养相结合;积极应对入学需求高峰,通过资源整合和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加强“莞邑强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引进、培育与激励机制;筑牢校园安全底线,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治理。
“五大工程”涵盖:润心铸魂工程:强化党建引领,实现民办学校党建指导员全覆盖,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固本强基工程:用好教研基地,推进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塘厦学校建设,依通过公民办集成教研推动民办教育提质;精准提质工程:拓展课程与校本精品课程,深化“品质课堂”建设,推动430课后服务全覆盖;强师兴教工程:实施青年教师托举工程,建立学校中层干部公开选聘与跨校交流机制;评价赋能工程:创新数字化评价方式,借助大数据刻画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轨迹,激发教育内生动力。旨在从党建思政、资源优化、教学改革、师资培养、教育评价等多方面系统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