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平安广东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长安镇被授予“平安鼎”,长安镇党委书记叶孔新作为代表上台接过“平安鼎”。
据悉,这是平安广东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本次全省仅颁发9座“平安鼎”,而东莞市独揽2座,长安镇占据其中一座,凸显出长安镇在平安建设方面的卓越成效。
近日,中央、省、市媒体组成采访团,深入长安镇采访,解读长安镇在平安建设中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多家媒体指出,长安镇不仅经济实力雄厚,在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防控等方面也成效显著,为全省镇域平安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长安样本”。
以下是南方+报道全文
👇👇👇
南方观察|获颁“平安鼎”,长安亦“常安”
9月16日,平安广东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通报了2024年度各地级以上市及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平安广东建设方面的考评情况,宣读了颁授2024年度“平安鼎”及优秀成员单位奖牌的决定。东莞市长安镇荣获“平安鼎”称号。
位于珠三角核心区域的长安镇,以占全市3.3%的土地,承载了东莞市10%的人口和市场主体,并于2024年成功跻身“千亿镇”行列。作为全国知名的产业重镇,这里汇聚了超过2.23万栋出租屋,常住人口八十多万,管理人口超百万,其中外来人口占比逾90%,而且人口流动性大。平安建设面临“体量大、范围广、事项新、风险点多、燃点低”等治理挑战。
“平安鼎”是全省平安建设的崇高荣誉,也是对长安镇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长安镇积极探索超大型镇域经济体的平安建设新路径,以高水平平安建设助力“千亿镇”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多元协同: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走进长安镇综治中心,一块巨型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类数据。这里整合了公安、司法、信访等12个部门资源,打造出“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2024年,长安镇综治中心两级平台共受理案件975宗,调处961宗,调解率达98.56%,成为基层治理的“最强大脑”。
“我们创新实施‘1234’工作思路,通过‘一把手’工程、‘两个’体系、‘三级’阵地、‘四支’队伍,构建起立体化治理网络。”长安镇平安法治办公室主任邓键光介绍。目前,全镇已建成1个镇级、13个社区级和3个工业园区级综治中心,并依托“视联工程”实现“镇—社区—企业”三级信息系统联动。通过在工业园区设站、派出所设调解室等方式,服务进一步延伸至生产生活一线。
各社区严格落实属事属地责任,精准研判形势、集中攻坚要案、重点治理难题,不断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能力。约80%的矛盾纠纷在社区层级就能解决,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
邓键光表示,镇、社区两级综治中心实行统一管理,与镇综治委一体化运作,扎实推进接访分类响应、包案调处、矛盾排查、风险研判和应急处突联动等机制,统筹推动全镇维稳、信访和社会治理各项工作。
网格化管理成为长安治理的“神经末梢”。全镇划分111个基础网格,配备700余名网格员,年均采集巡检信息超130万条。专业调解力量不断壮大,现已设立67个调解组织,组建200多人的专业调解队伍,培育出“老韩调解室”“琳姐姐工作室”等品牌,年均处理纠纷超千宗。
多元参与:
“一线服务”推动平安建设提质增效
每到傍晚,长安镇的街头巷尾便会出现一群身穿蓝色马甲、手持电筒的巡逻者——这是由6087名“平安使者”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涵盖守望队、护学队等多个专业组别。他们利用日常碎片化时间积极参与群防群治。
2024年,平安使者作为巡防员、宣传员、排查员、救护员“四员”发挥作用,开展“守望夜巡”721场,发现并现场处理隐患信息1000余条,全面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东莞义警”是另一支重要力量。这支2.6万人的队伍包括保安员、物业人员、商铺店主等,已组建336支“先莞队”最小应急单元。
作为经济重镇,企业是平安建设的关键主体。长安镇创新“企部门报到”机制,依托长安集团公司、振安科技园、安力科技园3个综治中心积极协助化解园区内企业纠纷。
振安科技园作为镇内外向型经济核心载体,总占地1700亩,建筑面积超7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1家,其中外资企业22家,员工约12500人。2023年5月,园区综治中心升级为“长安镇综治中心振安科技园工作站”,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下沉。
目前,工作站常驻调解员4人、治安队员29人;镇综治中心每日安排“1名调解员+1名专项社工”轮驻,月均不低于20批次;各综治委成员单位根据需要随叫随驻。
“员工投诉能协调的当天解决,不能解决的立即上报,指引员工前往镇综治中心,确保‘矛盾不过夜’。”振安科技园文总经理表示。2024年,园区组织矛盾纠纷排查12次,协调处置案件7宗,引导申请劳动仲裁8宗;2025年已排查8次,协调处置4宗,引导仲裁4宗。针对重点纠纷,实施“动态巡排直报、即时响应联动、全流程协同处置”,协同镇综治中心处理涉园区案件10宗。
园区企业京都电工的人事课长刘广锋表示,工作站设立后,员工和企业可在专业调解人员的见证下于园区内商议,大大便利纠纷双方,实现“企业门口解决问题”。
长安镇还不断加强“平安文化”建设,通过体验式宣传推动社会各方参与“平安长安”建设。目前,全镇已培育“平安企业”350家,建设“平安出租屋”3959栋,覆盖租客约20万人;吸纳万达广场、铂尔曼酒店等大型商家入库,覆盖餐饮、教育、健康等行业,年均服务消费者超50万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氛围日益浓厚。
永远在路上:
打造超大乡镇治理样板
2025年8月5日,东莞市公安局长安分局办案民警收到佛山市某铝业公司冼先生的致谢信,对协助处理货款纠纷一事表示“十分满意”。这起历时近一个月、涉及多家企业、金额超千万元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在东莞长安这个GDP突破千亿元的经济重镇,类似的平安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数据见证治理成效:2024年,长安镇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31.3%,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26.4%,严重影响安全感的“两抢”案件下降53.8%。镇综治中心获评“全省首批示范性综治中心”,2022-2024年长安镇连续三年平安建设考评优秀,被省委平安办授予“平安鼎”。
“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长安镇党委副书记叶绍强表示,接下来将围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平安长安建设及社会治安防控管理三大方面推出系列举措,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长安镇综治中心建设将重点推进“5个有”和“7个规范化”标准落实,全面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突能力。“粤心安”心理服务平台项目不断深化,为社会心态稳定提供支撑。
平安长安建设以“善治长安”为引领,在全镇12个社区推进群防群治服务点建设,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与运营水平。持续开展“平安文化宣传季”“守望夜巡”“平安文化周末”等品牌活动,扎实推进“进三区”工作。平促会志愿服务队伍与社区平安文化服务站建设不断完善,社工服务机制持续优化,“专职人员+志愿者”模式进一步健全。住宅小区和“平安商家”项目也被纳入平安建设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管理方面,多部门协同推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命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基层矛盾纠纷排查、扫黑除恶常态化、流浪乞讨人员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等专项工作,全面巩固治安成效,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巡逻的义警、闪烁的警灯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勾勒出这座千亿重镇的平安图景。
长安镇正以实现从“管住”到“服务”的理念转变,书写人口超百万、GDP超千亿的镇域平安治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