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东莞市结对帮扶铜仁市社会工作服务第十小组一行6人,在大朗镇公共服务办公室副主任陈国聪的带领下来到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凯德街道梵瑞社区,带着对当地群众的深切关怀,走进了空巢老人郑伯、低保户刘先生及单亲儿童小舒的家中。帮扶小组送去了粮油、挂面、牛奶等生活物资,将“莞铜协作·大朗组团”帮扶的政策红利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实际行动中,让温暖与关怀直抵当地群众心间。
这是由大朗镇牵头,东坑镇、樟木头镇协助的帮扶团队(下文简称“大朗组团”),自2021年以来,连续五年对江口县开展结对帮扶的又一次行动。
专业社工赋能,“传帮带”培育本土服务力量
大朗组团认真部署社会工作
五年来,大朗组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持续投入资金、人才和物资,通过社会工作服务帮扶与慈善帮扶双轮驱动,全方位、多维度助力江口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彰显了东莞担当,贡献了东莞力量。
大朗组团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社会工作服务帮扶方面,组团创新性地采取“派遣东莞社会工作督导+购买铜仁当地社工社区服务”的模式,以“传、帮、带”的形式着力培养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推动江口县社会工作专业化、本土化发展。
据统计,五年来,该项目累计投入帮扶金额40.4万元,派出具备中级、高级社工资质的督导20人次,服务时长达300天;资助购买当地社会工作服务人才10人次,开展服务时长达720天。通过每年为期三个月的项目周期,东莞督导实地督导与当地社工驻点服务相结合,累计开展个人督导与小组督导154次,并针对江口县社工人才开展《个案辅导技巧》《项目设计与管理》等专业培训20场。这种“手把手”的教学与“沉浸式”的实践,显著提升了江口县社工的综合能力,培养出了一批在民政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担当关键责任的骨干力量。
同时,帮扶项目陆续进驻德旺乡福旺社区、双江街道双月社区、凯德街道梵瑞社区等,累计走访入户920余次,建立居民档案超756份,实施典型个案28个,组织社区活动45场、专题小组活动53场。项目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如在双月社区开展困境儿童成长辅导,在梵瑞社区实施老年人健康关怀等特色项目,有效推动了社会工作服务扎根社区、融入基层,成为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的重要支撑。
大朗组团社工带动本土新生力量发展
汇聚社会资源,慈善暖流浸润江口百姓心田
大朗组团在强化专业社工帮扶的同时,积极撬动社会资源,高效驱动莞铜社会资源帮扶工作向纵深发展。大朗慈善会作为重要力量,自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大量资金与物资,为江口县的校园文化建设、扶贫车间发展、教育事业进步、党群服务中心升级以及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中,2021年捐赠46.68万元赋能校园文化及扶贫车间,并拨付3.6万元专项资金帮扶70名易返贫残疾人家庭及在读学生;2022年投入43万元善款重点支持城市书房建设等;2023年至2025年,持续捐赠精纺毛衣累计达8560件,其中2025年捐赠的5000件中包含童装毛衣3200件,为孩子们驱散冬日严寒,播撒下善意的种子。此外,通过对接东莞企业、爱心人士及院校资源,筹集助学资金、捐赠爱心衣物及生活用品等,切实增强了江口县困难群众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协作成果丰硕,江口社工事业与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大朗组团深入凯德街道梵瑞社区开展慰问活动
在大朗组团的持续帮扶下,江口县社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江口县委社会工作部自2024年4月成立以来,更是将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引领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截至目前,全县实名注册志愿者达3.6万人,累计服务时长超87万小时,培育持证社工56人。成功申报的“银龄无忧”助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获得专项资金10万元支持,直接服务老人100人,间接服务受益对象8000人次,形成了“政权引领、三力联动”的基层服务新格局。
江口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田璋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强化政权引领,健全协同机制,完善“县委社工部统筹+部门联动+村社落实”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化“社工+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联动机制,加快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为推动江口县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谱写莞铜协作新篇章而不懈努力。
莞铜协作五年征程,大朗组团以社会工作服务“强根基”、慈善帮扶“惠民生”,助力铜仁市江口县社区治理从“外部输血”迈向“内生造血”。田璋表示:“东西部协作不仅是物资传递,更是理念与人才的共生共荣。”未来,随着机制深化,希望这一模式将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莞铜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