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信用证明》解企困,科创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
东莞+ 2025-09-16 21:31:39

“感谢法庭!有了这份《信用证明》,银行500万元授信批下来了,企业终于能正常运转了!”近日,东莞松山湖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激动地向松山湖法庭法官袁小梅发来消息。此前,该企业因下游客户回款滞后陷入“三角债”困境,账户被冻结、员工工资难以发放,多家供应商提起诉讼。而东莞法院创新推出的司法服务,不仅帮这家企业化解了危机,更成为当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科创企业发展的生动注脚。

司法破局:《信用证明》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时间拨回2024年底,松山湖这家科技企业因下游客户回款周期过长,资金周转亮起红灯,无奈拖欠了供应商货款。2025年上半年,14家供应商陆续向法院提起诉讼,涉案金额超500万元。雪上加霜的是,企业银行账户被冻结,向银行申请融资时,又因“涉诉信用问题”被拒之门外,140多名员工的工资发放也成了难题。“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在想办法,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感觉企业要撑不下去了。”企业运营总监董小辉回忆起当时的困境,仍心有余悸。

走投无路之下,企业向松山湖法庭求助。法官袁小梅没有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带领团队深入企业实地调研。经过详细了解,袁小梅发现这家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储备,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并非“无药可救”。更关键的是,企业尚有6300万元应收账款,完全能够覆盖所欠供应商货款,只是需要一定时间周转。此外,袁小梅还查询了企业的涉诉记录,发现前期案件均已通过调解或撤诉解决,且调解款项都按时支付,没有一宗进入执行阶段。“这家企业虽然有诉讼,但始终坚守诚信,属于‘诉而有信’,这样的企业值得被支持。”袁小梅坚定地说。

当时,银行正就该企业的信用情况向松山湖法庭发函征询。基于对企业的全面了解和“诉而有信”的判断,松山湖法庭大胆创新,向银行出具了《信用证明》,详细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表现以及应收账款情况。这份《信用证明》如同“救命稻草”,让银行打消了顾虑。很快,银行便向企业发放了首批500万元贷款授信,后续1000万元贷款授信申请也进入审批流程。有了这笔“金融活水”,企业不仅及时清偿了供应商货款,解决了员工工资问题,生产经营也迅速回归正轨。“如果没有法院的积极介入和这份《信用证明》,银行授信根本批不下来,企业很可能就倒闭了。法院既维护了法律的威严,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法治的温度,真正诠释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董小辉感慨道。

体系构建:全省首创科创金融司法服务站

松山湖法庭为企业出具《信用证明》、化解危机的做法,并非偶然,而是东莞法院近年来持续探索构建科创金融司法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发展,破解企业融资难题,2024年4月中旬,由松山湖管委会、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联合创立的东莞市科创金融司法服务站,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全省首个专门针对科创金融领域的司法服务站,标志着东莞在司法助力科创金融发展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服务站成立当天,就同步“上线”了四项核心司法服务,包括科创金融司法服务讲坛、科创金融司法交流座谈、科创金融巡回审判以及科创金融法治体检。这些服务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精准对接科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以科创金融法治体检为例,服务站成立后,松山湖法庭迅速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深入园区150多家企业,通过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查阅资料、现场勘查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在经营管理、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融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法律建议,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针对初创型高科技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服务站进一步创新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金融服务产品。以往,初创型科技企业由于缺乏传统抵押物、销售收入不稳定等原因,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科技成果转化贷”打破了这一僵局,允许企业以专利技术评估鉴定的价值作为“信用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与此同时,法院出具的《信用证明》或信用修复文书,为银行评估企业信用、发放贷款提供了关键依据,让专利技术真正变成了“可融资的信用”。

一家从事高性能电子倍增器件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就通过这一机制成功摆脱了发展困境。该企业的技术团队研发出国内新一代高性能电子倍增器件,能够打破国外在相关产业的“卡脖子”技术壁垒,具有重要的行业价值。然而,就在产品完成中试、准备大规模投产时,企业却遭遇了资金缺口。企业负责人既不想短期内快速稀释股权,又因没有稳定销售收入无法获得银行常规授信,陷入了两难境地。松山湖法庭得知情况后,立即对企业进行全面评估,为其出具了《信用证明》。凭借这份证明和专利技术担保,企业顺利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贷”获得1000万元银行贷款。“这笔钱真是雪中送炭!有了资金支持,我们才能开足马力生产。现在企业接单金额已经超过4000万元,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企业负责人吴先生兴奋地说。

据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松山湖园区已有22家初创科技企业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贷”成功获得银行授信,合计金额约1.5亿元。这些资金精准滴灌到企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为科创企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未来展望:司法服务前移,护航创新驱动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动司法服务前移,让司法力量更早、更精准地介入科创企业发展过程,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法律服务。”松山湖法庭副庭长唐珺珺表示,东莞法院将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同合作,引导金融机构转变传统授信思路,更多关注企业的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前景,将这些“软实力”转化为授信审批的重要依据,让更多有潜力的科创企业能够获得金融支持。

同时,东莞法院还将不断丰富科创金融司法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持续深化科创金融法治体检、巡回审判等服务,针对科创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股权融资、商业合作等方面的新问题、新需求,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法律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的沟通联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共同研究解决科创金融领域的共性问题,推动形成“司法+金融+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从为单个企业出具《信用证明》解燃眉之急,到建立全省首个科创金融司法服务站构建系统化服务体系,再到推动司法服务前移助力创新驱动发展,东莞法院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用法治力量为科创企业保驾护航。在东莞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这些创新的司法实践必将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支撑,让更多科创企业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文字:王骁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