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街坊注意啦!事关你我日常停车!
近日,东莞市多部门联合印发《东莞市村(社区)停车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事关每一位车主、租户、商户的停车权益!本报记者整理了市民最关注的几个问题,一文为你全面解读。
1.停车收费会不会“内外有别”?
答:不会!
新规明确要求:对本村村民、租户、常住人员、工商企业人员等一视同仁、统一收费,不得出现“本村外村有别、多年少年一样、有车无车一样”的情况。长期在辖区内生产、经营、居住的车辆还可办理月卡、季卡、年卡,享受优惠。
2.哪些路不能设道闸?
答:三类道路禁止设置智能停车道闸设施:
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等公路
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城市道路
村内主要“通勤道路”(如连接公交、红绿灯、大型公共服务机构的道路),具体道路清单由交通、交警部门动态公布。
3.停车收费怎么定价?会不会乱收费?
答:政府指导价+明码标价!
内部道路、非营利性公共停车设施执行政府指导价
所有收费必须明码标价,公示收费标准、范围、投诉电话等
市场监管部门将严查未明码标价、超标准收费等行为
4.停车收的钱去哪了?会不会被乱用?
答:收支两条线,全程透明!
停车费全部由村(社区)统一收取,作为集体收入管理,支出按规定列支,不得用于与停车管理无关的项目。每年还要进行审计并公示,确保“账目清晰、用途合规”。
5.没地方停车怎么办?
答:挖潜+共享+新增!
鼓励利用闲置地、边角地、桥下空间等建临时停车设施
推动工厂、商住楼、企事业单位错时共享停车位
城中村改造、“三旧”改造项目须配套建设停车设施
6.乱停车、堵消防通道怎么办?
答:严管!共治!
公安交警、城管、村社区三方共管,联合执法
占用消防通道的车辆可能被强制挪移、限进限停
村规民约中将纳入“红黑榜+积分榜”等自治手段
7.智慧停车会不会不方便老人?
答:支持多种支付方式,保留基本服务!
系统支持车牌识别、无感支付、二维码缴费等,但也要求保留人工服务通道,确保老年人等群体便捷使用。
据了解,目前新规正在逐步推进中,各镇街将制定细则并开展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