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要干实事、作表率,更要带着专业特色传思想、聚力量。”谈及育人理念,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辅导员黄楚刁眼神坚定。身兼智能制造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及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数职的她,已在育人一线坚守十四年,近日获评2025年“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在党建与思政工作中,黄楚刁始终注重创新融合。她牵头打造了“我是党史宣传员”“科学之声”等特色品牌活动,推动学生之间的传习,让党史学习更具感染力。她组织党员学生走进课堂、深入宿舍开展宣讲,在校园形成“学党史、传党史”的良性循环;通过“科学之声”,带领学生采访东莞本土科学家、邀请专家进校开课,并组织团队走进中小学和社区传播科学精神。在其带领下,所在党支部连续6年被评为校级先进基层党支部,入选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党建项目被认定为“基层党建示范品牌”。她培养的学生也屡获佳绩,先后斩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荣誉。
面对新时代思政教育挑战,黄楚刁积极拥抱变化,致力于将互联网的“最大变量”转化为思政教育的“最大增量”。2022年,她牵头创建“青匠文化工作室”,该工作室次年获评广东高校网络文化示范工作室,并以“优秀”等级通过省级验收。工作室创新运用VR技术,建成90余个红色教育云场馆,打破时空限制,让红色教育“触手可及”。同时,她结合机械专业3D建模课程,发起数字非遗创作活动,指导学生创作出100余件非遗主题作品,并联合广东网络思政中心举办省级竞赛,单次征集作品400余份。此外,她指导学生采访25位东莞本土科学家,累计制作宣传视频2100分钟,在中国科协“风启学林”平台浏览量超20万次。这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思政教育“活”了起来、“潮”了起来。
作为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黄楚刁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近两年组织40余支青年志愿突击队,带领1000余名学生奔赴乡村振兴一线,让学生把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实际力量。其中,“智慧农业”突击队研发的“空地一体作物信息感知系统”不仅斩获“挑战杯”广东省赛特等奖,还累计申请发明专利7项、发表SCI论文4篇,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品牌项目;“脑电设计”实践队为乡村打造的“红色南阳山”青梅文创品牌,销售收入超140万元。“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真正明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义。”她说道。
展望未来,黄楚刁表示:“我将继续在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领域深耕,带领更多辅导员、学生成长成才。”她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如细流绵长,正一笔一划续写着更绵长、更生动的育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