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场景设置+心理操控”的电诈方式在多地频发。诈骗分子获取潜在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后,利用“短时早通话”进行场景引流,实施精准诈骗。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以来,在东莞地区涉及的诈骗线索中,约60%的诈骗案件在前10通电话中即告成功。为有效遏制诈骗犯罪,东莞移动紧跟电诈技术发展态势,创新反诈预警模式,推进预警模型前置治理,在诈骗起呼时即开展精准打击,保护市民财产安全。
针对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东莞移动通过技术手段解析诈骗分子常用的APP软件网络行为,实现诈骗起呼的即时预警,并快速收集被叫对端号码,同步推送至公安机关进行涉诈窝点打击和疑似被骗民众的劝阻。
通过深入复盘诈骗案例,东莞移动发现,诈骗分子在实施诈骗前,通常会使用加密聊天软件与诈骗上家联系,获取受害人信息并搭建诈骗窝点。为此,东莞移动建立了诈骗分子常用的高危APP软件监控数据库,结合网络行为分析和高危诈骗特征,构建出一套高效的反诈预警模型。
这套反诈预警模型的核心在于前置介入,阻断快——在诈骗分子开机或刚刚起呼时即可发现并预警涉诈号码,辅以人工智能呼叫对被叫号码进行回访,确认诈骗引流行为后,立即将主、被叫号码及位置信息推送至公安机关,配合开展涉诈窝点打击和预警劝阻工作。同时,东莞移动通过闪信方式实时向主、被叫用户推送警示信息,提醒用户提高警惕,为保护市民财产上一道“双保险”。
据统计,2025年7月以来,东莞移动通过高危APP预警监控及窝点模型,已协助公安机关抓获7个高危APP诈骗窝点、缴获GOIP设备4台,涉案终端9件,并成功发送预警劝阻闪信近万条,促使涉案号码量同比下降近50%。这些成果为“全民反诈”工作提供了“东莞实践”,展现了东莞移动在反诈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东莞移动温馨提醒市民,谨慎使用加密聊天APP,警惕冒充客服的陌生电话,切勿轻信陌生来电,更不要随意共享屏幕。保护好个人信息,共同筑牢反诈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