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资助最高100万元!2026年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需求征集中
东莞+ 2025-09-16 18:56:14

近日,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市委人才办联合发布通知,面向全市企事业单位征集2026年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需求。

本次征集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战略性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征集对象主要为有实力、上规模、有高校合作基础的企事业单位,主要包括龙头企业、建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各级重大科技、人才项目立项资助的企事业单位等。

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以我市企事业单位研发项目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双向配对,实现“企业导师+高校导师”双导师的项目合作。硕博士研究生培养采用“1+2”模式:第一年在学校完成基础理论学习,第二、三年进入我市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培养,其毕业论文须结合在我市企事业单位培养时所开展的科研项目撰写,要求所参与的科研项目可接收研究生联合培养时间在2年以上。

目前我市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主要包括广东省产教融合专项(限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省属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莞)、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东莞专项”,还计划与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纳入合作范围(视对接情况而定)。各企事业单位也可提出名单外的拟合作高校和高校导师,由市科技局牵头开展对接合作事宜。

在政策支持上,将给予项目经费和人才培养保障等支持。项目经费资助​:设立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重点项目,对成功立项且研究生已在莞培养的项目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经费资助。在莞培养保障:对在莞培养的研究生给予科研津贴(硕士不超过1500元/人/月,博士不超过2500元/人/月)、交通补助(省内研究生不超过500元/学期,省外研究生不超过1500元/学期)以及住宿、医疗等学习生活保障。工业软件领域专项支持:按照《东莞市加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通过竞争立项方式享受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立项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符合条件且有意向的企事业单位梳理技术攻关及人才培养需求,可上东莞市科技局官网查看具体通知。

据介绍,东莞高度重视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成立了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作为实体运营机构,开展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先行先试。近年来,东莞市以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为契机,创新构建“校地企协同、产学研用贯通”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近三年累计培养2000余人。

文字:肖郅朋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