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杂物和荒草“淹没”的老旧房屋焕然一新 罗志高 摄
路面干净了,环境整洁了,蚊虫变少了,居民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溪头社区近段时间以来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力防控虫媒传染病的生动写照。
溪头社区以虫媒防控为契机,广泛发动居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对卫生死角、闲置房屋、建筑工地等区域开展系统性清理,从根本上切断病媒生物孳生链条,社区“颜值”和安全系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也随之提升。
闲置老屋“换新装”
蚊虫孳生“重灾区”不见了
在铺前东街一栋闲置多年的老旧房屋前,社区居民方女士感慨地说:“以前每到夏天,这儿就成了蚊子的‘大本营’,我们周边住户连窗户都不敢开。”该房屋此前屋顶破损、院内杂草丛生、垃圾堆积,是典型的蚊虫孳生隐患点。如今,这一隐患已被彻底清除。社区借助全镇以虫媒防控攻坚行动为契机,率先对闲置房屋实施整治:破损屋顶被拆除,院内垃圾、杂草全面清理,地面铺上石粉,杜绝积水隐患。笔者在现场看到,原本被植被覆盖、杂物堆积的房屋,已然焕然一新。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溪头市场西街。另一处曾被杂物和荒草“淹没”的老旧房屋,经清理后重现整洁面貌,周边居民纷纷点赞。
“这段时间社区工作人员很忙,经过大家的努力,居住环境一天比一天好,我们住得也更舒心。”溪头社区居民方晓敏说。
常态化灭蚊和整治环境卫生
据悉,溪头社区高度重视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坚持“一盘棋”思维,整合驻村团队、城管部门、企业等多方力量,形成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
社区建立并实施“每日复盘”“网格化包干”“闭环整改”等制度,将病媒防制融入日常管理和爱国卫生运动中,推动工作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发现—交办—整改—核查—销号—反馈”的闭环链条,确保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切实解决,杜绝回潮现象。
截至目前,溪头社区已重点对危旧闲置房屋、建筑工地、边角地、河道沟渠等蚊虫孳生高风险区域进行了彻底清理。
数据显示,近段时间以来,社区累计清理背街后巷及内部道路900余次,清除蚊虫孳生地1480多处,有效切断了病媒生物的孳生与环境传播链条,营造出更整洁、更美丽、更安全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