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族、房东请注意!9月15日起,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租房再也不是“凭感觉”“拼人品”的事儿了——从此以后,咱们有法可依。
那么问题来了:这对你和我有啥实际影响? 房东怎么出租更规范? 租客怎么住得更安心? 别急,记者已经帮你整理好重点,一起看看这部“租房守护法”都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1.备案嫌麻烦?今起租房一定要备案
租个房子,合同一签,字一写,感觉就妥了?千万不要,没备案=没保障。一旦发生纠纷,容易互相扯皮,说不清道不明。
《条例》明确规定,房东应当按照规定,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将住房租赁合同向租赁住房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
中介不备案?将面临罚款。
房东不配合?没关系,租客自己也可以去备案。
一句话总结:备案不是麻烦,而是对你权益的最大保障。
2.押金难退?三招组合拳破解“维权僵局”
“退租时房东找茬扣押金”“押一付三刚交完,平台就卷钱跑路”……在租房这件事上,类似的吐槽和申诉,从来都不稀奇。
《条例》来撑腰啦!三招组合拳,专治各种“押金赖账”。
第一招:合同白纸黑字,拒绝糊涂账。《条例》明确规定,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必须全部写进合同。房东再也不能随口说扣就扣。无正当理由乱扣?直接拿合同说话,维权有依据。
第二招:设立资金监管账户,企业再也别想“卷款跑路”。针对住房租赁企业,《条例》要求从事转租经营的企业必须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并向社会公示。想挪用?没门。
第三招:严禁中介和平台代收、代付租金和押金。以往有些中介代收押金后迟迟不退还?今后这类操作直接违法,租客可直接要求中介停止代收行为。
一句话总结:押金不再“难退”,乱扣属于违法。租客宝宝请收好这份“护钱指南”。
3.房东乱涨价?三大措施稳住你的租房成本
突然涨租、二房东加价、市场不透明……这些租房涨价坑你是不是也踩过?好消息来了,《条例》出手,用三大硬核措施锁定租金波动。
第一,定期公布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告别信息不透明,议价更有底气。
第二,严管“二房东”规模化乱加价。《条例》明确,个人转租房子达到一定规模,必须按企业标准接受监管。这意味着“大房东收2000元,二房东转手租4000元”的暴利操作行不通了。
第三,合同备案=你的“租金稳定器”。《条例》规定,租赁合同须通过政府平台备案。一旦备案,租金价格、租期等内容就被“锁定”。房东想中途随意涨价?备案合同就是你的维权铁证。
一句话总结:租金监测+严管二房东+合同备案=租房成本稳了。租客宝宝们终于可以挺直腰板,拒绝任性涨租。
4.虚假房源坑人?“核验+追责”杜绝“虚假陷阱”
照片是精修、价格是虚标、到访才知房不对板……租房人苦虚假房源久矣。
但现在,《条例》重拳出击,连出狠招整治“房源骗局”,租客终于可以放心看图选房了。
首先,《条例》压实了中介的核验义务:中介发布房源信息前,必须核实房东的身份信息、住房权属信息,实地查看房源。
其次,平台再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须对房源真实性负责。若放任不管?罚款,停业整顿,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一句话总结:核验+追责= 租房信息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