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
竹子只能编竹篮、搭竹楼、做酸笋?
在肇庆市广宁县,
这根小竹子玩出了新花样
——既能卖空气赚钱,
还能做成竹塑“刀叉”和“钢铁”,
撬动起产值达45亿元的大产业。

广宁竹资源丰富,
是广东唯一的“中国竹子之乡”,
108万亩竹林为竹产业的
破“竹”生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100个广东特色产业,
今天带你看看广宁县的
竹子如何成长为县域振兴的密码。
△肇庆广宁竹资源丰富,有108万亩竹林。
亚热带季风为广宁
带来丰富的水汽与热量,
十分适宜竹林生长。
漫步竹海,绿意无边,
而在这108万亩的浩瀚竹林下,
一个百亿级产业正破“竹”而出。

佛肚竹

黄金竹

青皮竹

菲白竹
“目前,全县有40%的林农都从事竹产业相关工作,比如竹子采伐、竹笋种植、竹子深加工和林下种养。”广宁县林业局竹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彭智华介绍,2024年,全县竹产业产值达45亿元,不断迈向下一个百亿产业。
在这座“天然氧吧”,
全县各村镇组团“卖”起了空气。
近年来,广宁积极探索碳普惠实施路径,
全域开发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

△图源 绿色肇庆
去年,全县107个村
林业碳汇交易额超500万元,
将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
转化为经济优势,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最开始很多村民不相信卖空气也能赚钱,拿到第一笔收入后,大家都很开心。村里用这笔收入建污水处理站、修公园,村居环境改善了不少。”
金场村从2020年开始
探索林业碳普惠交易,
目前“卖”了750多吨空气,
所得林业碳款约2.6万元。

近年来,
广宁还持续擦亮
“中国竹子之乡”金字招牌,
大力发展“竹林+”生态旅游,
打造竹文旅融合新路径。

△图源 方志广东
登上观竹亭览竹海胜景,
逛竹文化博览馆欣赏竹雕艺术品,
漫步罗锅古街感受
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窗花与屋檐……


△左观竹亭,右罗锅渡。图源 方志广东
在广宁,
竹子也可以变得“好玩”起来,
2024年全县共吸引了
521万人次游客在此“为竹疯狂”。

竹子不只好看,还好吃!
而说到“吃”,
就不得不提到广宁竹笋。

△广宁麻竹笋。图源 广宁发布
广宁竹笋资源丰富,
种有麻竹笋、苦笋、
甜笋等诸多“笋野”,
种植面积约13480亩,
每年能带来约1.2亿元产值,
带动村民走上致富好路子。

△广宁麻竹笋。图源 广宁发布
随着竹笋种植规模扩大,
广宁竹笋加工业也如
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逐渐形成以竹笋种植、加工、
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万亩麻竹笋基地项目。图源 广宁发布
走进位于洲仔镇的
广宁县笋丰食品加工厂,
工人们正忙着打包加工后的酸笋。
一箱箱酸笋被搬上货车,
运往珠三角、湖南、四川、重庆等地。


△广宁县笋丰食品加工厂。图源 广宁发布
该加工厂厂长陈英华介绍,工厂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与镇里农户6000亩竹林签订了竹笋收购协议,大概每亩地会为他们带来3000元收入。

用竹子做的“刀叉”和“钢铁”,
你见过吗?在广宁,
掀起了“以竹代塑”“以竹代钢”的新风潮,
带动传统竹产业破局新赛道。
这些产品不仅颜值高,
而且环保低碳,
成为农业科技圈“新贵”。
△广宁美好生活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餐具以青皮竹粉为原材料之一。
“我们生产的餐具,以青皮竹粉占比25%—30%的竹塑粒为原材料,含竹量很高。”广宁美好生活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行政经理杨诗坤介绍,该公司专门生产竹塑蛋糕刀叉餐具,既能满足食品餐具的物性要求,还更具环保特性,生产成本也比全塑产品降低5%。
日前举行的全县竹产业发展大会上,
广宁发布了
《广宁县竹产业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力争2027年竹产业
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天河一广宁合作共建产业园,重点承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产业。肇庆发布廖文奕 摄
从“砍竹卖原料”到产供销一体化,
再到发展“以竹代塑”,
广宁用一根根“小竹子”
撬动起百亿“大产业”,
成为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鲜活注脚。

△图源 广宁发布
资料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