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莞天气变幻不定,前期降雨频繁,尤其是特大暴雨突袭导致部分区域出现水浸内涝,给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正常运转带来挑战。近日,记者了解到,东城街道以“汛”为令迅速响应,针对各内涝点形成一套治理措施,将纳入市区排水防涝(一期)东城部分项目进行整治,计划11月动工。东城将通过科学处置、系统治理与复盘优化,高效推动城市秩序恢复,护航民生与发展。

前段时间,因受到强降雨受季风槽影响,东城防汛减灾体系迎来了严峻考验,其中8月14日单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08.8毫米,短时间强降雨导致多处路段出现积水。

经排查,今年以来,东城辖区内12个主要内涝积水点包括:莞长路上山门路段、东辉路、主山银山大街、温增路、涡岭商业街桥洞、大井头路、学前路、东城路雍华庭东城段、八一路光明段、莞龙路榴花公园路段、大王洲桥底、下桥地铁口。

作为东莞市区核心区域,东城把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同步推进抢险排涝与民生保障。为从根本上解决内涝问题,东城在抢险结束后迅速召开雨后复盘会议,结合12个内涝点的实际情况,分类制定系统化治理措施。其中,东辉路、主山银山大街、大井头路、大王洲桥底4个积水点,已纳入市区排水防涝(一期)东城部分项目,目前前期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计划于11月正式动工;学前路积水问题,将通过建成区河涌水质提升及排管网提质增效项目(二期)同步整治,实现排水能力与水环境质量双提升。
针对其余积水点,东城采取“一点一策”精准施策:温增路通过提前降低周边水体水位、优化污水管网布局,提升雨水快速排出效率;东城路雍华庭东城段,市级部门计划于12月完成南侧分流工程,从源头缓解该片区积水压力;八一路光明段、莞龙路榴花公园路段、莞长路上山门路段、下桥地铁口4个点位,将通过增设雨水箅、加大排水支管管径等方式增强收水能力,同时建立常态化巡查维护机制,定期清理管道和雨水箅,确保排水系统通畅。
接下来,东城将持续紧盯天气变化趋势,全面筑牢防洪排涝“安全网”。一方面,东城将强化预警与应急联动,加强与应急管理分局的沟通对接,实时掌握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动态;结合以往防汛经验及“三人小组”工作指引,联合城管、交警等部门提前在易涝点部署人员与物资,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处置”。
另一方面,东城将健全常态化运维体系,加大市政道路巡查力度,定期对全街道水闸、泵站、水库等水利工程开展安全检查;组织各社区开展防汛技能培训,完善管理运维机制,通过强化人员管理与设备维护,提升防汛减灾长效能力,切实以扎实举措守护辖区群众平安,为东城高质量发展夯实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