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开学铃响,东莞黄江校园的“新惊喜”暖了家长和学子心!
背着新书包的学子走进空调教室,享受优质的教学环境;送学家长轻松找到车位,再也不用为车位不够而焦虑;新增学位基本满足户籍学子的入学需求……
这届黄江开学季,“省心”与“暖心”成了家长和学子口中的关键词。
背后依托的,是黄江2025年“多维度推进教育提质”这一民生实事的扎实落地。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办好教育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回应群众期盼的关键。

面对基础教育“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的特性,黄江摒弃“撒胡椒面”式的粗放推进,转而以棋局落子的精准思维谋篇布局。

学位补给,补的是民生焦虑,更补教育公平的“缺口”。
黄江从家长最焦虑的车位、学生最需要的学位和空调位入手,推动教育服务从“有”向“优”跃升。2025年,黄江已实现公办学校空调全覆盖、校园周边交通优化升级,新增学位供给也基本满足户籍学子入学需求。

这些看似细微的举措,实则是检验教育治理是否落到实处的重要标尺。每一间教室的清凉、每个家长的舒心、每个孩子的笑容中,黄江正用真金白银的投入与真切关怀的温度,生动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内涵。

校园提质,提的是硬件水平,更是孩童成才的空间。

课堂之外的天地,是青少年探索世界、点燃梦想的关键场所。黄江镇科技公园年办700余场活动、接待10万人次,让科普从“小众体验”变成“大众滋养”;科普经费从120万元提高至200万元;推动人形机器人进校园、车模社团摘全国金牌,让科学从“书本理论”变成“动手实践”;院士坐镇启幕科普月,让科学偶像走近学生身边,让科学梦扎根童心。

特色育人,育的是个性特长,更是文化根脉的“深度”。

“一校一品”是学校的精神标识,是学生品格养成的文化土壤。长龙小学的麒麟剪纸,在剪刀起落间传承中华文脉;梅塘小学的粤语歌,在千人合唱中推广广府文化;黄江中学的莲文化课程,在观莲品莲中涵养君子之德。
真正的特色育人,是让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文化浸润中找到成长的方向感。黄江这盘教育大棋,落子不疾,却步步扎实。“三子”连珠,背后稳住了家长的心,点亮了孩子的梦,扎牢了成长的根,走出一条让群众满意、让孩子受益的教育坦途。

棋至中盘,落子有声。如今这盘棋,还在继续;这场育人的远征,正迈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