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人人有德、人人守法的意识,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大中小学一体抓起。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教学要求建构和谐衔接的教学内容系统,并对学生进行全过程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创造性的人。而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则是一种能把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一步步联结起来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紧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到大,从浅入深地扎根于学生的思想深处。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出发,结合各自的知识水平以及成长中的相关心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不断进步,思想不断升华。
一、构建和谐衔接的教育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必须通盘考虑,要围绕贯穿全程的一贯化目标,建立一个从大中小学校一直贯通下来、互为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设置有层次、能衔接的教育内容;小学阶段要侧重于养成学生的道德情感、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基本规则的认知以及遵守;中学阶段则要在小学基础上拓展延伸,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依据所学对社会现象作出初步的判断与分析;大学阶段则着重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社会问题、理清是非观念。
二、打造分级细化的教育实施方案
分级细化教育实施方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谐对接的实现路径,具体到每一个教育阶段必须有相应教育实施方案,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初步道德规范,用游戏化、情景化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参与度与学习兴趣;中学阶段重视学生社会认知与独立性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选择运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大学生而言,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与深入思考的习惯,可以在教育实施方案中选择以思辨性方法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加大学生观点表达力度和广度上的指导,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着重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与学术探究的能力。
三、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内容更新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及时更新教育内容有利于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的有效性。教育资源包含了所有的物质化形式的教育教学资源,比如教材教辅、多媒体设备、实践基地等等;非物质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教师队伍、教学理念、管理制度等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根据教育内容体系安排好各方面资源,包括科学规划、统筹调配各种资源,发挥好资源的最大效用以及调动资源的作用,还要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与潜力。以教材教辅来说,要注重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既要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又要与世界接轨;以多媒体为载体的教学手段要依托信息技术进行改革,积极改进教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以实践基地为主要实训途径的教学方式要利用好当地的地缘优势,构建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实践育人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同时,随着社会变迁与学生们的需要,教育内容也应不断完善,与时俱进。教育内容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课本及教材等书本上面,也反映了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情况。要将社会热点与时事政治融入教育当中去,用以培养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对于教学方式方法而言,也应当将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及时地注入新的血液。除此外,在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的过程中,也要将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呈现出来,而不是单单只让学生记住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对于单凭背诵便可以完成的事情,我们应该把它抛弃。
从上述三方面论述可以看出,在做好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机整体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内容总体衔贯、教育教学方案分类分层精细化推进、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更新。通过这三个方面工作,就可以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路径逐渐厘清并完善起来,形成有利于把学生培育成为品德优良、责任担当、创新发展的时代新人的机制,从而使青少年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东莞城市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