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开学季,欢声笑语迎来新学期。在教师节前夕,东莞日报记者一行走进东莞市南城阳光小学,校园外干净整洁有序,校园内传来朗朗读书声。“逐梦永追光一路前行向阳生长,育人期出彩多元发展以爱相随”,这副楹联生动阐释学校办学宗旨,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学校放在阳光中,必能生长,必能继续不断地生长。”

阳光领航,赋能未来。南城阳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戴宏帮介绍,近年来学校深入践行“七彩阳光,多彩生命”的阳光教育理念,牢记“心拥阳光,手筑梦想”的校训,引领“博雅暖心,阳光育人”的教风,培育“学启多元,阳光出彩”的学风,形成“爱润无声,阳光和美”的校风。通过“师徒结对”传帮带、“新秀杯”教学比赛、课题研究“双核驱动”等举措,让学校师资团队在相互交流,相互竞争中不断进步,擦亮了“阳光教育”这块金字招牌。

“创建岭南特色名校,打造阳光教育品牌。我们的展望是:让南城阳光小学成为一所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品牌学校。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点亮,每一位教师都能被赋能,每一个家庭都能被感染。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为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阳光力量,彰显真正的‘阳光教育’。”戴宏帮校长满怀憧憬道。
新学期、新气象
擦亮“阳光教育”金字品牌
新学期、新气象。在南城阳光小学,有一支团结奋进、专业高效的行政团队。他们以教育初心为光,以责任担当为帆,在教学管理、德育培育、后勤保障的岗位上深耕不辍,用智慧与爱心赋能每一个阳光少年的成长。让我们走近这群“追光者”,感受那份于细微处彰显担当,于平凡中蕴含力量的“阳光”情怀!

9月5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当天上午10时,记者一行跟随戴宏帮校长的脚步,来到南城阳光小学校史走廊,了解学校办校历史。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舞蹈教育传统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东莞市首批品质课堂实验学校”……,校史走廊陈列窗上大大小小的奖杯琳琅满目、荣誉牌匾满满当当。
向阳生长,追光前行。据校史记载,1997年9月,东莞市阳光小学建校,系东莞百年名校——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分校,2002年9月归属到南城管理,至今办学28个年头了。学校位于东莞市新城市中心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毗邻东莞市图书馆、东莞市科技馆、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东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东莞市展览馆、东莞市玉兰大剧院、第一国际、国贸中心等文化、教育、艺术、科技和商业中心。

学校占地35185平方米,建筑40401平方米,现有85个教学班,任课教师225人、学生4398人,学校分朝阳楼、艳阳楼、暖阳楼等三大教学区,所有功能场室和教育教学设施均按照省一级学校标准配置。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浓郁,花香四季,是一所现代化的阳光校园。

戴宏帮校长阐述了“阳光教育”品牌的内涵,提出了“构建‘五育融合’创新行动,培育阳光出彩时代新人”的新理念。即:德育铸品、智育启慧、体育强身、美育润心以及劳动与实践育人,涵盖了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让学生能在学校得到全方面发展。通过新的课程安排和多种多样的活动设计,践行“五育融合”的教学理念。
德育铸品:开展“文明礼仪小标兵”系列情景剧展演,完善“红领巾广播站”与“美德剧场”,实施可视化评价,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智育启慧:深化“阳光课堂”改革,语文重“阅读表达”、数学重“问题引领”、英语重“情境应用”。引入AI辅助教学,试行作文智能批改、数学AI错题分析,实现精准教学。

体育强身:创新落实“每班每天一节体育课”,上下午大课间辅以15分钟“微运动”;举办秋季运动会、健美操、腰旗橄榄球联赛;联合阳光五小开展集团“足球与篮球嘉年华”,激发运动热情。美育润心:亮点举办“阳光之星”才艺大赛,获奖节目直通集团新年文艺汇演;创新开展“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引入剪纸、写春联等传统项目,联合社区进行艺术实践。
劳动与实践育人:除了继续创新普及校外志愿服务与公益研学,如社区敬老、公园环保;继续深化“博览三国”主题跨学科融合课程,联合劳技、美术、语文等学科开展项目式学习,产出创意实物成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新校长、新理念
培养自信乐观“阳光好少年”
领航前行,绘就蓝图。戴宏帮,中共党员,英语高级教师,教育管理硕士,东莞市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东莞市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共建国际化项目专家,东莞市科研小组成员,《英语街・小学生英语》特约编委,现任南城阳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1989年,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年仅20岁初出茅庐的他,大学毕业后分配至老家湖北襄阳山区一所学校任教,自此开启了36年漫长的教育生涯。
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带的第一届学生是初二年级,班上学生基础特别薄弱,英语更是只知ABC。“刚接手时,班上英语成绩平均分只有18.5分,很多老师都不敢带,学校看我是科班出身,年轻有干劲,让我试试。当时教学条件有限,英语教学更是短板,我只能四处求教,买教辅书,研讨教学案例,跟年纪相仿的学生们‘打成一片’,用真心换真情,一点点坚持下来。”戴宏帮回忆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的中考,他带的班级英语一举拿下85.5分高分,成功破圈,他被评为1991年度“全市教坛新秀”,一战成名。

孔雀东南飞,2001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戴宏帮南下广东发展,来到东莞这片热土继续深耕教育这片沃土。多年来,他先后在东莞多所公办中小学以及外国语学校担任英语教学工作,曾任南城小学英语教研员,阳光四小副校长、阳光中心小学副校长、商务区北部学校副校长,研究方向为“深度学习”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倡导“五化英语教学——情景化、生活化、层次化、思维化、趣味化”,主持并参与10余项省市科研课题,在期刊上发表10余篇论文,主持参与的科研成果多次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东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

建队伍、强师资,“内生式成长”擘画协同育人蓝图。他还带领南城阳光小学团队打造的“345阳光课堂”,2025年荣获东莞市第十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佳绩;先后为省内外英语教师开展50多次培训,指导的教师有30人次荣获国家及省级奖励,培养了6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和30多名教学能手,被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戴宏帮告诉记者,多年来他一直坚持“阳光教育”办学理念,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筑牢学生成长根基,培养自信乐观、个性出彩的“阳光好少年”为教育之根本。

“教学就是一个生命场,学生在其中生长,教师也在里面成长,在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场域中,彼此影响,共同生长。学习是一个从内而外的过程,教学绝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教师的任务是要在学生遇见困难时给予帮助,要在学生迷茫时指点方向,要在学生倦怠时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戴宏帮说,把学生放在首位,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从特定学生群体的现状出发,其次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之类的物化东西,正因为学生群体各具特点,所以我们的课堂才会五彩缤纷。
【对话】

东莞日报:戴校长,您好!新学期伊始,我们注意到南城阳光小学洋溢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氛围。您能否谈谈学校具体有哪些新变化和新气象?
戴宏帮:感谢关注!暑假里,我们根据东莞市虫媒防控工作指示,由行政人员带领校职工对学校进行彻底清理,学校环境焕然一新。当然,新学期,我们的“新”不仅仅体现在干净的校舍上,更体现在我们致力于构建的“三新”育人生态上:
一新在育人格局的升级。我们秉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理念,全力构建“党建引领、协同共育”的校家社共育红色矩阵。这超越了简单的家校沟通,而是通过强化党组织对各级家委会的领导,联动社区资源,将育人力量从校园延伸至家庭与社会,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网络。例如,我们的“家长义警”护学岗,不仅是保障安全,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通过家校共建,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规则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新在教学范式的变革。这个学期,我们将大力推进“阳光课堂”,它代表着我们的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落实学科育人。通过全方位探讨教育与AI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比如,尝试语文英语学科的智能批改系统、数学学科的AI错题分析,在教学过程中的智慧评价系统等,这些都是为了把老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更有精力去关注学生的思维成长和情感交流,让课堂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
三新在评价体系的优化。我们启动了以“文明班评选”为抓手的可视化德育评价系统。它不仅仅评卫生、纪律,更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实践能力(如社区志愿服务)的全过程记录与激励,让每个孩子的进步都被看见,让“五育并举”有了落地的载体和显性的成果。
东莞日报:新校长、新理念。作为新任校长,大家都非常期待您所带来的新理念。您的办学理念将如何引领学校走向新的高度?
戴宏帮:我的办学理念是:落实一切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中心。这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乐观自信,个性出彩”的阳光少年。
同时“改革创新”。在守正的基础上,要大胆创新。这个“新”体现在五育融合(如开发“博览三国”跨学科主题课程)、集团共进(作为龙头学校,建立集团帮带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和智慧赋能上。本学期我们将推行每周半天的校外实践活动或特色活动课,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实现城市全场域育人,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图书馆、玉兰大剧院、科技馆等资源,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还要“固本强基”。教育来不得半点虚浮,首先要夯实教学常规管理。我们推行“推门听课”、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建立教学过程监测机制,就是要守住课堂教学的生命线,确保每一个课堂都有质量,每一位教师都负责任。
还有三大路径:党建引领之路: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最亮底色,通过“党员先锋岗”“优秀党员故事展”等活动,激发教师队伍的内生动力。阳光教师之路:教师是立教之本。我们通过“师徒结对”“新秀杯”教学比赛、课题研究“双驱”等方式,系统性、分层次地助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阳光名师”团队。协同育人之路:打破校园围墙,建立“15分钟教育圈”,把政府场馆、社区变成课堂;同时,我们建立了家校矛盾24小时校内处理机制,并即将与公安部门联动成立上级协调机构,旨在构建一个理解、信任、合作的育人共同体。
东莞日报:新的学期,学校有哪些重点工作来助推“阳光教育”品牌打造及育人愿景的实现?
戴宏帮:下来,我们的工作将围绕“四条主线”展开,既有本学期的重点,也有未来的蓝图:
一是聚焦教学品质,深化课堂革命。这是我们的核心任务。我们将持续构建“一科一特色”的教学体系(如语文的“闭环提升”、数学的“问题引领式”),并举办“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活动,让优质教学范式流动起来。同时,“开学第一周不催作业、不考试,多设游戏”就是我们尊重教育规律、呵护学习兴趣的鲜明信号。
二是聚焦师生成长,构建支持体系。对学生,我们构建“多维心育体系”,从“悄悄话信箱”到全覆盖家访,守护每一个心灵;对教师,我们不仅是严管,更是厚爱,通过工会“送温暖”、改善食堂伙食、提供业务练兵平台,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尊严感。
三是聚焦安全管理,筑牢校园防线。安全是1,其他是0。我们超越了传统的“查隐患”,更强调“创新安全教育”。例如,9月1日我们联合法治副校长开展防欺凌法治宣传活动,并通过签订责任书、三级排查机制,将安全工作做在前头,做得系统。
四是聚焦品牌塑造,扩大阳光辐射。作为南城阳光中心小学教育集团龙头学校,我们的视野不局限于本校。我们将通过“校内1+1项目研修”和“校外1+1联合教研”,与成员校共研、共享、共进,输出“阳光”的管理经验和教学成果,承担起更大的教育责任,为“阳光教育”品牌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