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清风拂叶,正值开学迎新季。近日,广州新华学院、东莞城市学院和东莞理工学院陆续迎来2025级新生,万余名新生怀揣梦想与憧憬,从五湖四海汇聚于此,为校园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广州新华学院穗莞两校区同步迎新
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喜悦与期待。各院系迎新点井然有序,热情洋溢的横幅和展板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领导亲切走访报到区域、新生宿舍,与新生、家长们暖心交流。志愿者们全程在线,穿梭忙碌、贴心指引。绿色通道顺畅便捷,助力新生无忧入学。学校还专门安排了行李接驳车,穿梭于报到点与学生公寓之间,为新生提供安全有序、高效舒心的入学“快车道”。
智能迎新系统带来高效便捷的体验。新生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迅速完成核验报到,数字化服务覆盖入学全流程。专属打卡墙前,新生们留下灿烂笑脸,记录苦尽甘来的秋天,见证在新土壤里继续扎根成长的新篇章。
民警现场讲解反诈知识,为新生上好大学第一课。学校持续加强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科普,开展健康提醒与防护教育,引导同学们注意防蚊、保持卫生、及时报告症状,共同维护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护理学院团委副书记罗冰表示,学院提前做好细致筹备,并将关键信息清晰告知每一位新生。公共治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光辉介绍,学院提早建群摸底报到意愿、细解难题,院领导全员到位研判报到动态。新生家长们对学校的环境和服务表示认可,希望孩子们能够平稳度过大学时光,顺利完成学业过渡。新生们则满怀期待,希望在新环境里专注钻研专业知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收获全新的自己。
东莞城市学院迎来近4800名新生
金秋九月,收获时节。东莞城市学院迎来了2025级普通本科新生,近48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陆续抵达校园,为这座学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清晨的校园热闹非凡,新生们在亲友的陪伴下,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期待步入校园。正门处的红墙打卡点前,许多学生驻足寻找自己的名字并合影留念,手中拿着专属纪念照片,品尝着城院定制雪糕,正式成为城院大家庭的一员。
为保障新生报到工作顺利开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提前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周密部署。报到期间,校领导深入一线走访迎新现场,亲切看望新生,并慰问了参与迎新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团队。各项报到环节力求简洁、高效,通过精准的组织和细致的服务,确保了整个报到流程的顺畅运行。
校园内外,随处可见送孩子入学的家长们,他们的身影中流露着关心与鼓励,脸上洋溢着欣慰与不舍。志愿者们热情饱满,坚守在烈日下,帮助新生搬运行李、指引路线、登记信息,让新生的“初来乍到”变成了“宾至如归”。
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新生们充满期待与规划。法学院新生被校园开阔雅致的景致深深打动;商学院新生喜欢校园开阔的环境,希望学到实用技能;新传媒与艺术学院新生期待集体生活,希望参与丰富的课程与活动;城建与智造学院新生已立下考研目标。
东莞理工学院迎来4900位新生
夏末余温还未散尽,青春的号角已然吹响。9月7日,东莞理工学院迎来了4900位新同学。他们怀揣对未来的憧憬,步入莞工校门,正式开启精彩的大学生活。
当天,松山湖与莞城两校区同步启动迎新工作。阳光照耀下,“欢迎新同学”的横幅熠熠生辉,各学院报到处以学科特色装扮一新。师生员工笑容热情,校园中洋溢着热烈而温馨的氛围。
上午8:30起,新生陆续抵达。在家人的陪伴、老师和助班的指引下,同学们有序完成扫脸核验、资料领取、社区入住等流程。体育馆前、校道上、社区里,人流如织,欢声笑语与行李滚轮声交织,青春气息扑面而来。众多志愿者穿梭在人群中,或帮忙搬运行李,或引导参观教学区域,耐心解答疑问。
学校领导分赴两校区了解报到情况,与新生交谈其家乡与专业,并介绍学校最新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共有12名新生过生日,学校为他们准备了蛋糕、鼠标垫、杯子等礼物,校领导现场为部分同学送上祝福,传递学校的关怀。
今年迎新活动亮点纷呈。“我的跨越我来莞!”的背景板由全体新生姓名组合而成,吸引许多人驻足打卡。学校还为每位新生准备了“莞工启程包”,包括特色帆布袋、新生T恤、校徽、文件袋及学生手册。学校继续设立“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站式资助政策解读,并准备了“爱心资助包”。
各二级学院也别出心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健康技术学院以“新生之树”寓意成长,国际微电子学院赠送祝福盆栽与书签,法社学院则通过“火炬传递”荣誉墙,激励新生承接使命、书写新篇。
新生们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希望提升专业与社交能力,逐步实现自我成长。研究生新生立志进行跨学科探索,寻求工程问题的新解法。
九月相遇暂告段落,成长旅程才刚启航。同学们将带着这份初见的温暖,在校园中逐光而行,让青春的每一个足迹都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