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黄江镇科技公园:党建领航科普路 服务基层谱新篇
东莞+ 2025-09-08 18:07:00

每到周末,袁先生的女儿都非常期待,因为她要到黄江镇科技公园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学习新鲜知识。袁先生表示,之前要到深圳或者东莞市区才能参加这类型的活动。“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够参加,真是太好了。”

“为了让科技馆真正成为青少年的校外第二课堂,科技馆对外展示了40件科技展品、100余件航天模型、600余件企业创新智能产品,持续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质量,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普教育的加法。”黄江镇科技公园负责人李洁莲介绍。

近年来,黄江镇科技公园坚持“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核心使命,始终坚持做好科学科普的教育,积极带动黄江学校、企业以及政府之间的合作,推动黄江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能更好地接触科学、了解科学。如今黄江镇科技公园已成为黄江镇打造科技惠民的重要民生工程的动人缩影,见证着黄江镇在追求科技进步与民生福祉道路上向前的步伐。

打造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

在黄江镇科技馆内,孩子们正围坐在液压升降台前,科普老师以消防车云梯和挖掘机臂为引子,引导他们通过亲手实验理解帕斯卡定律。这种“从生活场景切入科学原理”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黄江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常态。

“这里以前是旧黄江医院,现在已经成了这么高大上的公园。”黄江镇市民叶贤下班后,都会来黄江镇科技公园散步,享受黄江优质公共服务为群众带来的高品质生活红利。

自黄江镇科技公园建成以来,一直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作为共产党员以及黄江科技公园负责人李洁莲向记者讲述:“科普工作必须紧跟国家战略和时代需求,这促使我在规划科技馆发展时,能够始终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黄江本地企业和群众的需求,尤其是满足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需求,进而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建设大局。”

据了解,黄江镇科技馆位于黄江镇科技公园内部。该公园于2022年6月揭牌,由黄江镇委、黄江镇政府投资建造,以“一芯”(公共展厅)“三核”(功能展厅)“双循环”(开放展廊)为核心概念,通过时空连廊组织空间,构建科技、人文、生态的三位一体空间,致力于打造全市首个镇街级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展示主题公园。

要做好群众科普教育工作,就必须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李洁莲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作用,以黄江科技公园为阵地,通过创新科普教育形式扎实推进基层工作,为构建新时代基层科普服务体系贡献先锋力量。

据介绍,黄江镇科技公园立足黄江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新转变,强化党建赋能,搭平台、调资源,积极谋划与深圳、东莞科技馆的合作,以市“百千万工程”之向导,突出镇创新城市之风貌;聚焦新时代科普动态,融入机器人、航天、机械等前沿科普,丰富“党建+科普”载体,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上舞台下基层,擦亮黄江“人工智能”品牌名片。

做好基层科普教育链接群众

8月22日,2025年黄江镇创新科技研学之旅开启,250余名来自黄江镇各公办小学的学生齐聚黄江镇科技公园,前往深圳科学技术馆,在探秘数字文明的历程中见微知著,追梦未来。

“好大啊!”袁先生的女儿也参加了这次研学之旅,这是她来到深圳科学技术馆看到这座“大飞船”的第一印象,现代化与未来感交融的设计风格,迅速吸引了她的眼球。“之前参加的活动都是在东莞,这次来深圳我看到了许多十分新奇的东西,我觉得这次研学非常有意义。”同样参加研学之旅的黄江镇长龙小学李婧瑜兴奋说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此,黄江镇科技公园策划了“航天航空”主题展、人工智能项目、院士进校园全覆盖、科技嘉年华等活动,让科技馆成为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窗口。

为了结合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热潮,黄江科技馆积极做好基层科普教育工作,做到精准对接,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的号召,与政府以及中小学开展合作,将资源纳入学校课后服务体系。通过打造课程资源包、学生团体研学等多种方式,助力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发展,对学校课内教育进行有益补充,让青少年能够获得全面的教育与发展。

“科技馆先后获得‘东莞市巾帼文明岗和三八红旗集体’‘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东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东莞市儿童友好基地’等荣誉称号。近三年,黄江镇人民政府连续三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这充分肯定了科技馆在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加快建设与新时代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相适应的现代科技馆体系中做出的积极贡献。”李洁莲向记者介绍道。

2022年6月1日揭牌以来,黄江镇科技公园城市展厅开展馆内外展教活动共1630余场次,累计接待游客约23万余人次。例如科学小制作、航天航空展、科学秀、科技嘉年华、“人工智能”科技赛事培训以及“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让科学技术教育走进群众心中,做好科普教育工作。

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黄江镇科技公园作为全市首个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展示主题公园,在运营的过程中不断“摸着石头过河”。

“初期因为没有经验,我们对于同类型场馆的依赖会比较强,在科普工作中不够‘独特’。庆幸的是,我们很快发现了这种发展方式带来的严重弊端——同质化,并及时做了调整,在众多科技馆中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李洁莲向记者讲述道。

在通过实践探索下,最终黄江科技公园确定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为科普工作的重要引擎,以“科技赋能、科普惠民”为核心理念,构建起“党政主导、科协牵头、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科普工作新格局。发挥黄江镇区位优势,整合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和深圳光明科学城“双科学城”创新资源,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普示范高地,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今年8月的暑期科普季,黄江镇科技馆更延伸至全民科普层面。展厅外的两块户外大屏成了黄江市民的热门打卡地,《青春变形计》《智能大反攻》等科普、科幻影片轮番上映。傍晚时分,大屏前常常聚集着一家老小,在光影流转中感受科学的魅力,科学知识就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立足当下,畅想未来,李洁莲坦言,黄江镇科技公园将科普工作与时代接轨,围绕“深化、融合、拓展”三个关键词开展,构建更具活力、更富影响力的科普发展新格局。

据介绍,黄江镇科技公园将持续深化内容建设,打造“人工智能”品牌。深入了解黄江规上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特色,实时动态更新展陈内容,紧跟科技前沿。特别是围绕新材料、人工智能、航天航空重点领域,开发更具深度和互动性的新展项。紧跟时代科技浪潮,不断对黄江科技公园的设备以及技术更新换代,让科普内容更具时代性与吸引力。

同时,黄江镇科技公园将融合多方资源,构建“大科普”格局。继续深化与社会多方面的合作,与学校、企业、社区建立紧密的联系,持续推出科技挑战赛、科普研学、教育部白名单赛事等精品科普活动,将展厅资源更深度地嵌入各个平台。也将继续加强与东莞市科技馆、东莞市科学馆、深圳科技馆等共享资源,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举办跨城科普活动,进一步提升展厅区域知名度。

文字:甘劼伟 实习生:卢梓杰 图片:黄智谦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