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这场交流会,为打造东莞青年美术IP“异彩”注入新动能
东莞+ 2025-09-07 14:21:07

艺术因交流而多彩。9月5日,结合正在长安镇图书馆1号展厅展出的“异彩——黄雪韵·赖铁骢·文征美术作品展”,一场以“语言、媒介与场域”为主题的交流会在展厅内举行,来自美术界、评论界等各界嘉宾及参展作者、美术爱好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异彩”主题展的意义与价值,探讨绘画语言的传承与创新,探讨东莞美术事业发展的路径与方向,为打造“异彩”IP注入新动能。

以“语言、媒介与场域”为主题碰撞思想火花

东莞美术,绽放“异彩”。从可园博物馆的惊艳“首秀”,到长安镇图书馆的提质升级,文征、黄雪韵、赖铁骢三位东莞青年美术人才的“异彩”主题展,自推出以来持续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今年更是入选东莞青年文艺人才扶持项目,“异彩”IP初见雏形。

以此次新的展览为契机,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长安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安镇图书馆、饶宗颐美术馆承办的“异彩——黄雪韵·赖铁骢·文征美术作品展交流会”举行,旨在汇聚各方智慧,碰撞思想火花,让“异彩”主题展更好地出发。

作为交流会的学术主持,广州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博士赖志强在会上对主题“语言、媒介与场域”进行了阐释。赖志强表示,“语言”是艺术家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形式技巧和个人符号系统,是艺术家构建画面、传递情感、表达观念的语法和修辞,是作品之所以能被“阅读”和理解的基础;“媒介”是指艺术家进行创作所依赖的物质材科和技术手段,不仅是思想的载体,其本身的物理属性、文化意涵和艺术家对它的驾驭方式,深刻地参与并塑造着作品的最终面貌和意蕴,“从传统的油彩、水墨到综合材料、数字技术,媒介的选择与创新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达的边界”;“场域”强调的是一件艺术品与其所处的物理空间、文化语境及与公众之间所形成的复杂互动关系。

从“语言、媒介与场域”而言,“异彩”主题展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展览汇集了文征、黄雪韵、赖铁骢的百余件新锐之作,展现出东莞青年美术家对传统艺术语言的当代性突破、地域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城市艺术生态的可持续培育。

继承和弘扬岭南画派的革命精神、创新精神

“三位参展青年美术家的作品各有特点,形式多元,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很难得。”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东莞市美协终身名誉主席、岭南画院终身名誉院长黄泽森对文征、黄雪韵、赖铁骢三人的艺术探索实践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艺术讲个性、讲特点,既要有时代特点,也要有个人特点,希望三人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异彩,为推动东莞美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东莞可园是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东莞市文联原主席周汉标表示,青年美术人才是东莞美术的未来和希望,要继承和弘扬岭南画派的革命精神、创新精神,就像国画大师李可染提出的“可贵者胆”,艺术家要有敢于挑战和突破传统的勇气,敢于打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架,不拘泥于前人的规矩和限制,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绽放出异彩。周汉标还勉励三位参展艺术家继续努力,积极走出去,走出东莞,在更高更大的平台展现东莞美术所绽放出的“异彩”。

“‘异彩’主题展呈现出太多的艺术可能性。”东莞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胡磊表示,三位参展青年画家都是美术科班出身,他们创作中所体现的笔墨秩序和规则源于其教育背景下的学理精神,同时伴随着强烈的艺术觉醒,他们笔下的浓墨重彩乃心迹外化,作品风格迥异多元,洋溢着强烈的生命感性和时代活力。结合新大众文艺蓬勃发展的态势,胡磊提出希望东莞美术创作与时俱进,呈现出更多的生命质感、生活经历和人间烟火气,要有更多的新大众文艺气息。

东莞本土青年美术家深受启发、明确方向

交流启新知,互鉴促成长。东莞本土青年美术家阮富强、何卡、杨流晓、张云霄、张雷一致表示,看完“异彩——黄雪韵·赖铁骢·文征美术作品展”后深受启发,对未来的突破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我平常都是画一些比较传统的东西,可能忽略了当代性,接下来我会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东莞市美协理事、石碣分会会长阮富强称,三位画家以异彩为创作内核,诠释了东莞青年美术家在传统艺术语言里进行当代性的突破,非常难得,既是他们艺术探索实践的阶段性总结,也为东莞青年美术家树立了好榜样。

“艺术创作,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风格、特点。”看完展厅内风格鲜明的作品,何卡深受触动与启发,表示未来在绘画创作实践中,将以三位参展画家为榜样,更加注重虚实结合,力求突破传统束缚。

谈到本次交流会的主题“语言、媒介与场域”,杨流晓认为非常契合当下的艺术创作,作为一个画家,绘画语言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且绘画语言会随阶段而变化,需要通过学识的积累实现提纯。

“他们涉及的画种很多,既有当代性,又有传统的传承。”张云霄结合交流会主题,从三个方面对参展画家的创作表达和突破进行了解析。她认为三人的艺术探索实践,为本土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张雷同样表示,“异彩”主题展具有很强的当代性,“一定会推动东莞美术事业发展,而且是引领性的。”

希望更多本土艺术家参与进来、共放“异彩”

三位参展画家——岭南画院副院长、岭南美术馆副馆长文征,东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创作部主任黄雪韵,岭南画院专职画家赖铁骢,在交流会分享了创作心得与办展初衷。

文征从“传承”“创新”“发展”三个维度进行了分享,认为东莞青年艺术家要思考如何传承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勇攀艺术高峰;思考如何发扬岭南画派的创新精神,推动东莞美术事业发展。文征表示,各类美术展览活动的开展,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美术人才,“异彩”主题展同样如此,希望更多的本土艺术家能够参与进来,携手推动东莞美术事业发展。据他透露,“异彩”主题展下一站将走进厚街,届时参展作者将扩容,由3人变成9人。

“‘异彩’是我们的‘诗和远方’。”黄雪韵说推出“异彩”主题展是机缘巧合:2024年,他(她)们联合创作的壁画作品《创造之手》成功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之后便经常围炉雅叙,碰撞思想,于是就有了“异彩”主题展;在可园博物馆展出引发较大反响后,有幸入选青年文艺人才扶持项目,于是又希望把“异彩”打造成东莞青年美术的一个IP。“艺术的探索是很个人的,像我们三个人的艺术面貌完全不一样,但在艺术的道路上,是可以‘抱团取暖’的,像我们的‘异彩”联展,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赖铁骢重点分享了个人创作体会,称绘画的探索实践“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的艰难唯有亲历者能懂。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突破传统,在当代与传统的融合中探寻创作新路径,做到“师心不师迹”,下来会继续发力,打破局限,让绘画表达更自由随性。

“异彩——黄雪韵、赖铁骢、文征美术作品展”将在长安镇图书馆持续至9月10日,还没来得及打卡的市民欢迎前往展厅观展,近距离感受“异彩”的独特魅力。下一站,厚街见!

文字:赵水平 图片:赵水平 视频:岭南美术馆 编辑:戴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