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是东莞的工业重镇,吸引着大量外来人员来这里务工。由于工作和生活原因,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不得已与子女分居两地,每年假期,都会有众多“小候鸟”带着思念与期待,从家乡奔到大朗与父母团聚。照顾好这些“小候鸟”,就是对外来务工者的最好关心和爱护。为此,大朗镇通过开展一系列暑期公益服务活动,让“小候鸟”在父母身边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
8月23日,随着最后一个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的爱心托管班结束,大朗镇10个爱心托管班随之全部结束。在结束仪式上,爱心托管班通过播放精心制作的回顾短视频,再现了孩子们在夏令营中的精彩瞬间与感人画面,一幕幕欢笑与汗水交织的成长历程让在场观众为之动容。“虽然暑假已经结束了,我相信我还会回来大朗的。”“小候鸟”们在大朗度过了一个快乐丰富的暑假,满载夏日回忆。
今年暑期,为更精准地对接职工需求、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大朗镇总工会联合村(社区)、企业等共同推出了“朗工童行·不负所托”大朗镇工会爱心托管班共10个,服务“小候鸟”超过400多名。“红色故事、各类游戏、现场参观职场并体验……各类精彩的暑期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用丰富的课堂填满时光,从动手实践到知识学习,从体能锻炼到心灵成长,每一堂课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也让孩子们收获满满。”大朗镇总工会副主席叶美华说,爱心托管班以“智育”与“心育”双核驱动,不仅有效缓解了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问题,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探索、创新与自信的种子,让工会“娘家人”的温暖,成为照亮孩子们七彩童年的恒久之光。
在大朗镇工人文化宫的爱心托管班里,10岁的宋思齐正专注地对着电脑屏幕,小手熟练地拖拽着编程积木。“看!我的小游戏做好了!”他兴奋地拉着志愿者的手展示自己设计的闯关游戏。宋思齐的父母在大朗工作,一到暑假,儿子来到大朗一家团圆,但是在工作中的父母也要上班,他们把孩子送到工会打造爱心托管班里,度过了一个充满科技趣味与人文关怀的假期。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编程,原来机器人是靠这些指令动的啊!”9岁的谢俊宇说。在工人文化宫托管班里,来自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18人组成一支义教队伍,用专业的知识为孩子们打开科技世界的大门。在“编程启蒙”课堂,孩子们借助生动有趣的源码编辑器平台,从零开始学习逻辑构建,亲手设计并制作出简易的闯关小游戏、动态故事动画,在实践中领悟问题分解、算法构建的编程核心思维,体验从构思到实现的创造乐趣。在潮玩设计课上,孩子们先使用AI生成独特的角色造型与配色方案,了解AI如何辅助生成独特角色造型与配色方案,并亲手将灵感转化为实物,从草图构思到使用材料进行建模、上色,一个个充满个性的专属潮玩作品在他们手中诞生,科技成为创意表达的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