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韶打造梅花镇乡村振兴车间示范区
东莞+-大朗视窗 2025-09-05 17:30:47

为进一步推进“百千万工程”,充分展示莞韶对口帮扶协作成效,7月21日,乐昌市梅花镇举行“梅花镇乡村振兴车间示范区”揭牌仪式。

据了解,在莞韶指挥部和乐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朗镇-乐昌市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队深入贯彻《东莞市—韶关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乡村振兴车间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年)》,协同驻梅花镇帮扶工作队依托“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创新探索“产业升级+数字赋能”发展模式,重点打造梅花镇乡村振兴车间示范区,创新实施“五个统一”(规划、标准、品牌、培训、服务)管理模式,建成粤北首个“毛织制造+技能培训”一体化基地。

■7月21日,乐昌市梅花镇举行“梅花镇乡村振兴车间示范区”揭牌仪式 通讯员 陈慧敏 摄

示范区还配备50台智能电脑横机,200多台缝盘机及10台高速倒毛机等专业设备,形成粤北最大毛织集群,带动约35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每年可为镇村集体经济增收约3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配套建设的1000平方米乡村振兴电商示范基地,通过实施“直播新苗”计划,构建“人才孵化+技术赋能+渠道拓展”三维引擎,推动农产品线上销量增长25%,有效构建了产销融合生态链。未来,将辐射带动周边3到5个村,构建3000万元产值规模的产业带。

莞韶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莞韶共建、朗乐协作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标志性成果,并对乐昌市委市政府、大朗镇-乐昌市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队、梅花镇党委政府及驻镇帮扶工作队的辛勤付出表示赞赏。莞韶指挥部将继续全力支持乐昌市深化区域协作、强化产业支撑、激发数字活力,共同谱写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延伸阅读

莞韶共建新实践:

梅花镇直播基地赋能农民从“会种地”到“会卖货”

为激活乡村数字经济活力,助力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大朗镇-乐昌市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队、驻梅花镇帮扶工作队携手梅花镇政府联合乐昌市王多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展“三农电商IP”专题培训。培训以“媒体+产业融合”为内核开展实战教学,吸引全镇46名合作社负责人、主播、视频拍摄爱好者及村民参与,通过“媒体思维重塑+全链路运营实训”,推动传统农户向“数字新农人”转型,为乡村产业注入“媒体赋能”的创新动能。

本次莞韶共建、朗乐协作“媒体资源下沉”的创新实践,依托梅花镇乡村振兴直播示范基地的专业设备与资源,为46名学员开展了直播电商技能培训。培训通过拆解头部账号案例、镜头语言运用、账号矩阵构建与场景搭建指导等内容,引导学员跳出“盲目跟风”误区,立足本地农产品特色,如梅花镇子姜辣椒、黄糍粑等。培训内容贯穿着以“媒体赋能农产品”为核心的理念,引导学员挖掘乡土故事。政府与企业协同建立的长效帮扶机制,旨在培育学员“用媒体逻辑做电商”的思维,助力农产品打造为“乡村IP”,为对口帮扶工作打造数字样板。

据了解,梅花镇作为农业大镇,具备开展直播电商的多重优势:已形成种植、收购、检测、冷链、销售全产业链,农产品供应稳定且品质可控,冷链物流保障新鲜度;农业机械化推动下,存在结构性富余劳动力,可转化为直播电商所需的主播、运营等人力;作为典型农业产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直播选品提供天然支撑,全产业链布局也便于直播展示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增强消费者信任。

梅花镇乡村振兴直播示范基地于今年7月筹建开业,是深化大朗、乐昌两地对口帮扶协作的里程碑,其运营有效促进两地资源深度整合,通过直播电商渠道打响梅花镇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同步推动乡村直播电商生态体系构建与区域特色产业数字化升级。

此次培训是大朗镇-乐昌市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队联合梅花镇帮扶工作队携手当地政府联动的成果。驻梅花镇帮扶工作队提前摸排群众需求,盘活闲置场地改造成实训基地;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引入电商资源,定制农产品直播课程。通过精准技能传授, 推动农户从“会种地”到“会卖货”,助力农产品借电商走向全国。

未来,驻梅花镇帮扶工作队将依托“展销平台+产销协作+电商赋能”模式,持续激活乡村数字经济,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农民成为新网红,为梅花镇“百千万工程”注入了强劲数字动能,成功开辟出乡村产业振兴“数字快车道”,成为莞韶对口帮扶的生动实践。

文字: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 陈慧敏 图片:通讯员 陈慧敏